- 主题:高校大门要向公众打开 | 《瞭望》 (转载)
疫情之前,北大清华这些名校都是可向社会开放的,日子好象也没有什么问题。
怎么过了一个疫情,这个门就再也打不开了呢?吃到嘴的好处不肯再吐出来?
【 在 wahrheit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Express 讨论区 】
: 发信人: fatcat (肥猫,越来越肥,咋办呢), 信区: NewExpress
: 标 题: 高校大门要向公众打开 | 《瞭望》
: ...................
--
FROM 117.129.52.*
九十年代那么乱的时候也可以进进出出
现在安全成这样了
还担心啥
【 在 plingos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但是谁批准 谁负责。大学里面撞死撞伤学生事故,社会人员与学生冲突出现人身安全事故!谁批准 谁负责!
--
FROM 115.171.90.*
现在基本不会有这事了
我闺女的捷安特在学校和小区锁都不锁
两年了都没丢
【 在 ddb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开放的
: 然后我一个学期丢了五辆自行车
: 还有人半夜里爬三楼把电脑硬盘内存偷走了
: ...................
--
FROM 115.171.90.*
别扯蛋了,清华北大老早就不开放了。我读研的时候就有同学混不进来,打电话让我去接的他。现在是正规化了,统一报备,认识校内人的优势不大了,对于普通人来讲其实反而更公平了。
【 在 cbyqpy 的大作中提到: 】
: 疫情之前,北大清华这些名校都是可向社会开放的,日子好象也没有什么问题。
: 怎么过了一个疫情,这个门就再也打不开了呢?吃到嘴的好处不肯再吐出来?
--
FROM 120.244.220.*
根本约不上,昨天倒是能进了,好家伙,人口密度比奥森还大
【 在 victd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学人口密度是外面的3倍。中国大城市的人口密度是1万到2万人每平方公里,在市区有一千五百亩地的大学,一般会有4-5万人,学生老师职工和家属,密度远大于校外,是有些绿地,不过这是学生住鸽子笼换来的,
: 预约制已经可以了,无限制占用学生资源,考虑过学生感受吗?
--
FROM 120.244.220.*
+1
归根结底还是把国家给的好处自己小团体私用了
【 在 prosecond 的大作中提到: 】
: 九十年代那么乱的时候也可以进进出出
: 现在安全成这样了
: 还担心啥
: ...................
--
FROM 222.129.3.*
胡吊车,北大二十年前就得刷卡
【 在 cbyqpy 的大作中提到: 】
: 疫情之前,北大清华这些名校都是可向社会开放的,日子好象也没有什么问题。
: 怎么过了一个疫情,这个门就再也打不开了呢?吃到嘴的好处不肯再吐出来?
--
FROM 218.107.223.*
【 在 prosecond 的大作中提到: 】
: 九十年代那么乱的时候也可以进进出出
: 现在安全成这样了
: 还担心啥
: ...................
现在有高铁,各地鸡娃的容易来了。
--
FROM 125.88.24.*
疫情前 大部分大学 都是随便 进的 吧, 现在 为啥不行
【 在 wahrheit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Express 讨论区 】
: 发信人: fatcat (肥猫,越来越肥,咋办呢), 信区: NewExpress
: 标 题: 高校大门要向公众打开 | 《瞭望》
: ...................
--
FROM 125.119.190.*
【 在 cbyqpy 的大作中提到: 】
: 疫情之前,北大清华这些名校都是可向社会开放的,日子好象也没有什么问题。
: 怎么过了一个疫情,这个门就再也打不开了呢?吃到嘴的好处不肯再吐出来?
刷脸机器普及了,很多小区和单位都用上了。
管理成本可承受了。
能不能让它们回退到疫情前,不要管的那么严,不要趁机搞封闭。
--
FROM 125.8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