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社区手机版
首页
|版面-青年教师(QingJiao)|
新版wap站已上线
返回
1/1
|
转到
主题:教学七律
楼主
|
benenyou
|
2025-01-13 20:53:43
|
只看此ID
教学七律
二、教师定律
教师必须熟知他要教的内容。
教师要对他要教的内容如此熟知,以至他渴望把他知道的内容分享交流给学生。这样教师才有教的激情和执着!
“熟知”(Know)这个词在教师定律中处于中心位置。知识(Knowledge)是教师用来工作的材料。(1)我们对一个知识的认识可能非常模糊,只是别人提及的时候才知道它。(2)我们可能对它或许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够自己回想起来或给别人大概描述一下。(3)我们可能对它有更多的了解,可以随时对其进行解释、证明和举例说明。(4)我们可能对它的认识达到了认识的顶点:我们可以如此清晰、如此深刻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各种更广阔的应用,以至打动我们、激励我们使我们产生交流的渴望想把它分享出去给学生。只有对知识的认识如此清晰和熟悉,我们才能如此。一知半解的教师仿佛是瞎子领瞎子,举着没油的灯毫无用处的带路。
对知识的通晓唤醒了教师的所有教的能力,并使之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
FROM 183.254.33.*
1楼
|
benenyou
|
2025-01-13 20:54:02
|
只看此ID
七大要素
如果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它包含七个明显的要素或因素:(1)两个个体要素--一个教师和一名学生。(2)两种脑力要素,即一种共同的语言或交流媒介,以及需要交流的一门功课或一个真理。(3)三种功能性的行为或过程,即教师的行为,学生的行为,以及最后用来检验或巩固结果的环节。
七大要素:(1)教师;(2)学生;(3)一种语言或媒介;(4)一门课程或一个真理;(5)教师的工作;(6)学生的工作;(7)用以确定、完善、巩固已完成工作的复习行为。
显明的规律
(1)教师是一个了解所需教导的课程或真理的人。
(2)学习者是一个带着兴趣来上特定课程的人。
(3)教师和学习者之间使用的语言媒介必须是两者都熟知的。
(4)要学的课程必须可以按照学习者已知的知识来进行解释,即未知的必须通过已知的来解释。
(5)教学行为唤醒或使用了学生的心智,从而在其头脑中形成对概念或思想的求知欲。
(6)学习行为就是在自己理解新理念和真理的过程中深入思考。
(7)测试或对已完成教学的检验--结束或巩固的过程--必须是对所教知识的重新回顾、重新思考、重新认识和重新创造。
【 在 benen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教学七律
: 二、教师定律
: 教师必须熟知他要教的内容。
: ...................
--
FROM 183.254.33.*
2楼
|
benenyou
|
2025-01-13 20:58:51
|
只看此ID
摘录者自己的话:
见附图
【 在 benen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七大要素
: 如果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它包含七个明显的要素或因素:(1)两个个体要素--一个教师和一名学生。(2)两种脑力要素,即一种共同的语言或交流媒介,以及需要交流的一门功课或一个真理。(3)三种功能性的行为或过程,即教师的行为,学生的行为,以及最后
: 用来检验或巩固结果的环节。
: ...................
--
FROM 183.254.33.*
3楼
|
benenyou
|
2025-01-13 22:04:27
|
只看此ID
这两个事实引出了以下两个教育观念:(1)能力的发展:(2)知识的获得。前者意味着身体机能和心智的全面发展,后者意味着人类智能已知的事实和真理来装备他的头脑。
与这两种教育科学相对应的是两个分支的教育艺术。其中之一是训练的艺术,另一个是教导的艺术。训练包括系统地培养和发展身体能力与心智能力,教导包括系统地教授知识。
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递这两方面加在一起,就是教师的工作。所有的组织和管理都要为这双重目标服务。
一、教学定律
教学有其固有的规律。
因此,掌握了教学规律的人,可以将知识传递到灵魂深处。人如果希望成功地教育孩童,就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也就是关于心智特性的规律)。
教学是什么
从最简单的意义上讲,教学就是知识的交流。知识的传授可以通过言传,也可以通过身教;可以借助手势,也可以使用实物或事例。教学可以是教导或施加影响(视其目标而定)--训练脑力、增强智力、灌输原则、塑造品格。无论教学的实质、模式或目标是什么,教学活动本身究其本质总是指向同样的行为:知识的交流。
【 在 benen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七大要素
: 如果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它包含七个明显的要素或因素:(1)两个个体要素--一个教师和一名学生。(2)两种脑力要素,即一种共同的语言或交流媒介,以及需要交流的一门功课或一个真理。(3)三种功能性的行为或过程,即教师的行为,学生的行为,以及最后
: 用来检验或巩固结果的环节。
: ...................
--
FROM 183.254.33.*
1/1
|
转到
选择讨论区
首页
|
分区
|
热推
BYR-Team
©
2010.
KBS Dev-Team
©
2011
登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