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基础研究的成果一定要有实际应用吗?暂时没有怎么办?
这是物理的,相对论和原子结构也算不上纯理论,前者和引力红移、原子弹爆炸有关,后者和光谱有关。他们提出这些理论是为了解释实际的现象,不是空对空。
我的意思是,除了物理和数学,别的方向还有基础研究吗?
【 在 dragonfly112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可以帮他解释。基础研究就是满足好奇心的研究类型,比如相对论、比如波尔对于原子结构的解释,它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扩大对于自然事物的了解,而不是为了解决某个实际问题。基础研究和行业无关,只和好奇心有关。
--
FROM 119.6.242.*
国内不是人为应用研究驱动基础研究,是认为市场需求驱动基础研究。这是明显错误的。
应用需求可以驱动基础研究,这种研究类型就是巴斯德类研究,动机是为了补足应用研究方面欠缺的知识而开展的研究,结果是同时拓展了知识和支持的应用研究。
或者说,基础研究有两类,一类是动机纯粹为好奇心的,另一类是动机受应用启发或推动的。
【 在 zfbdcyj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和国内的逻辑不一样了。乔布斯认为是基础研究驱动应用研究。国内是认为应用研究驱动基础研究。
:
--
FROM 218.249.201.*
是的。其实就是研究的方向问题。不考虑实用价值,只为了兴趣做的研究都是基础研究。现在国内的应用研究其实大部分也不是地道的应用研究。应用研究的方向是要能用。现在很多应用研究就是说我有个想法, 看起来很好,做个实验,看起来也不错,发篇cns就开始算重大成果了。其实这和应用没有任何关系,反而是典型的基础研究。只不过打了个应用的幌子。
【 在 dragonfly112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可以帮他解释。基础研究就是满足好奇心的研究类型,比如相对论、比如波尔对于原子结构的解释,它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扩大对于自然事物的了解,而不是为了解决某个实际问题。基础研究和行业无关,只和好奇心有关。
:
--
FROM 180.102.35.*
现有相对论和原子结构论,后面才发现红移和爆炸原子弹,不要因果倒置。从动机出发搞出的研究成果或者说知识,不是不能用的。但是没考虑应用,不意味着没有用。
另外,不要说什么科学理论,要说科学知识,科学理论也是知识。科学理论里面的理论和理论指导实践的理论,不是一个意思。
任何方向都有基础研究。化学里面反应的速度,化学键的强弱,都可以去研究;生物学领域基因的漂变根源、分子级突变的机制,都有人感兴趣去探索。就是你对松茸味道为什么这么鲜,和味精的鲜为什么不一样,也一样可以去研究,拓展人类的知识疆域。
从兴趣出发,完全不考虑应用,去开展研究,这有啥难于理解的吗?
【 在 gcnc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物理的,相对论和原子结构也算不上纯理论,前者和引力红移、原子弹爆炸有关,后者和光谱有关。他们提出这些理论是为了解释实际的现象,不是空对空。
: 我的意思是,除了物理和数学,别的方向还有基础研究吗?
:
--
FROM 218.249.201.*
如果把方向两个字换成动机,就百分百正确了。你后面说的那种研究,既不是基础研究,也不是应用研究,更不是巴斯德类研究,而是我说的第四类研究,为产业升级提供理念构想的一类新研究类型。
【 在 zfbdcyj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其实就是研究的方向问题。不考虑实用价值,只为了兴趣做的研究都是基础研究。现在国内的应用研究其实大部分也不是地道的应用研究。应用研究的方向是要能用。现在很多应用研究就是说我有个想法, 看起来很好,做个实验,看起来也不错,发篇cns就开始算重大成果了。其实这和应用没有任何关系,反而是典型的基础研究。只不过打了个应用的幌子。
:
--
FROM 218.249.201.*
其实市场需求驱动基础研究的逻辑里有另一个混淆。把应用驱动等价成市场需求驱动。
应用驱动和好奇心驱动是最根本的两种促进科技发展的驱动力,可以进一步细分。但是在管理上应该更注意区分这两个根本的区别。这样管理人员才能理解各种不同类型研究的意义。
【 在 dragonfly112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内不是人为应用研究驱动基础研究,是认为市场需求驱动基础研究。这是明显错误的。
: 应用需求可以驱动基础研究,这种研究类型就是巴斯德类研究,动机是为了补足应用研究方面欠缺的知识而开展的研究,结果是同时拓展了知识和支持的应用研究。
: 或者说,基础研究有两类,一类是动机纯粹为好奇心的,另一类是动机受应用启发或推动的。
: ...................
--
FROM 180.102.35.*
什么叫实际应用?引力波被探测到了,但今后一万年都未必能用在生产生活上。像爱因斯坦那样能造出原子弹的基础理论太难得了。
【 在 dragonfly112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11.196.246.*
产业实践带来的问题,只有面向产业的实际问题才容易理解。死扣字眼是无解的。美国从来不区分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战略交叉技术,只是按照进程节点分析会出现什么问题,有那些解决办法和方案,缺什么就补什么,缺知识就补知识,有的知识需要一般性的摸清整体情况,这就是纯基础研究(由兴趣驱动的);有的需要搞清特定应用方向的情况,这就是巴斯德类研究(由应用需求驱动的);有的需要结合产业界的常用做法以及具体企业的工艺技巧,这就涉及到应用研究;还有的需要综合利用前述三个方面的研究,提出新范式,这就是第四类研究。
应用驱动和市场需求驱动不完全相同。应用需求,是为了解决一个具体的应用问题。市场需求是个大的发展方向。比如,ipad是个发展方向,代表移动计算;低功耗、轻重量、云计算是具体的应用问题。
【 在 zfbdcyj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市场需求驱动基础研究的逻辑里有另一个混淆。把应用驱动等价成市场需求驱动。
: 应用驱动和好奇心驱动是最根本的两种促进科技发展的驱动力,可以进一步细分。但是在管理上应该更注意区分这两个根本的区别。这样管理人员才能理解各种不同类型研究的意义。
:
--
FROM 218.249.201.*
不考虑拓宽人类知识疆域,只考虑利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就是应用研究。
【 在 wyls 的大作中提到: 】
: 什么叫实际应用?引力波被探测到了,但今后一万年都未必能用在生产生活上。像爱因斯坦那样能造出原子弹的基础理论太难得了。
--
FROM 218.249.201.*
基础研究其实本来就不应该面向应用,说清高点就应该是天马行空的,说实际点就应该是广泛撒网的。
【 在 dragonfly112 (dragonfly112)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
--
FROM 123.17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