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很多PI让学生自己想课题,学生能想出来个毛
本科生不可小觑,特别是9所高校的本科生
【 在 pkupctn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背景知识搞清楚都得磕磕碰碰两三年
: #发自zSMTH@国家地青
--
FROM 117.147.26.*
这种中的几率比一般人大,学阀门都是让博士生随便写写
【 在 babu2015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红书上看到,有让自己博士生写自然基金基金的。
--
FROM 117.147.26.*
人多了复杂,凑合着用吧
博士生写本子,一个是院士们,写本子没时间,这么点消遣就是为了提携课题组的。
第二是官僚们,屁也不懂,只好靠招来的博士生写,然后他去运作。
但不管是那样,博士生写得逗比自耕农中签率高
【 在 rocka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同意你说的,逻辑正常。一个课题从idea到执行都是博士生,说明idea太浅薄了,能否重复别人都难说。
: 但是现在的情形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博士生是主力军,是学术思维最活跃的一群人。
: 这就是为什么国家出台的政策要向35一下的人倾斜。其实在很多领域35岁还没入门呢。
: ...................
--
FROM 117.147.26.*
人太多了,需要内行来管理
【 在 rockaa 的大作中提到: 】
: 院士、杰青被认为是顶级人才,自然应该是攻坚克难的。idea,验证试验,程序编写应该是一把抓的。
: 事实上,我国的绝大部分科研人员40岁以后已经脱离了科研一线,当起了科研包工头。
: 科研的官僚化、阶级化必然导致研究生水平低下 眼界狭窄 国家的科技水平上限就是由这些人定义的
: ...................
--
FROM 117.147.26.*
支持,这个事情不可一概而论
事实上,一流的博士生标志就是自己想课题
【 在 xmbj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当年phd的课题就是自己想出来的。。。
--
修改:carbon FROM 117.147.26.*
FROM 117.147.26.*
主要是现在博士太多,不具备资质
【 在 vegetble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让学生自己想课题没问题,但是如果方法就是告诉学生7个字,你自己想个课题,那就该杀
: 话说杨振宁博士论文不就是在图书馆研究了好几个题目以后自己想出来的
--
FROM 117.147.26.*
急功近利,另一个叫大干快上。
【 在 dcc103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正常的,科学和技术发展到这个程度,想要解决真正的问题,没有长达10-15年以上的积累是完全没可能的。
: 当然,在我们这片土地上,作为一个40了还自己写代码的人,被各种戴帽子的人鄙视,我都不知道自己应该是感到庆幸还是可笑。
--
FROM 117.147.26.*
正常
【 在 pkupctn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是自己想的,老板说我给你个基因你去搞这个病。是弄出来了,但过程漫长又痛苦,最后发了个基本还算体面的文章。回头看课题档次怎么样呢,我只能说一般
: #发自zSMTH@国家地青
--
FROM 117.147.26.*
那他要光有钱,自己不明白呢
【 在 pkupctn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想,也鼓励想,但作为PI应该明白,学生想的课题90%都不靠谱,这是训练,不是让你依靠学生想课题
: #发自zSMTH@国家地青
--
FROM 117.147.26.*
要是没那么社会呢?
【 在 pkupctn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社会化大分工啊,有人拿基金,有人想课题,有人做实验,这一流程的任何两个环节都不需要发生在同一个课题组。
: #发自zSMTH@国家地青
--
FROM 117.14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