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重大科学改革
啥都是二代。没想到现在竟然沦落到门阀体制了。这不是倒退是返祖了吧?
【 在 biland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干脆直接把“让学二代官二代学三代抓紧上位”打在公屏上吧,这么矫揉造作,不嫌累吗
:
--
FROM 180.111.115.*
要一半。
【 在 xuxt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条件的部门应该让35岁以下的来担任部长
--
FROM 210.29.134.*
按他们的逻辑,院士都是老不死的。问题是院士们在逻辑之外。
【 在 lca916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这逻辑,是不是应该先把杨振宁收拾了。
--
FROM 210.29.134.*
结合逗比和阴。不要抱幻想了。
【 在 icagent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配合xx年轻化,短时间扭转部分80后还有幻想的局面
--
FROM 210.29.134.*
学阀们已经无所顾忌了。我觉得这一步更针对的是非学阀体系的优青杰青。这些人有资格和学阀掰手腕,成为新的学阀,所以直接扫除掉。
【 在 carbide 的大作中提到: 】
: 提35岁真是有病,按照能力划分不行么?真要这么搞,那35岁以上的划水得了,反正没啥前途
:
--
FROM 210.29.134.*
别改了,看看逗比,看看阴。不必再抱希望。
【 在 ffffjjjj2014 的大作中提到: 】
: 科技部需要继续改组!
--
FROM 210.29.134.*
历史周期律。
【 在 feiyiyi 的大作中提到: 】
: 悲剧啊
: :
--
FROM 210.29.134.*
学阀们不关心啥诺贝尔。只关心自己的儿子现在还年轻。
【 在 victd 的大作中提到: 】
: 2011年,美国西北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经济学家本杰明·琼斯和布鲁斯·温伯格,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抽样统计了1901~2008年间的525位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方面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调查发现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初期,科学家取得获奖成果时的平均年龄是37岁,但进入2000年之后,这一平均年龄增长到了47岁。
: 在此之后,中国学者做了更为详细的研究。他们统计了1901~2011年间获得诺奖的 500 名重要科学家的数据,分析科研创造峰值年龄的变化。结果发现30~50岁年龄的获奖者超过了50%。
: 在过去的 120年中,诺奖平均成果年龄一直在上升,截至2010年是44~ 47岁之间,同时,变化趋势也因学科而异。化学奖获得者平均成果年龄从最初的 34.73岁上升到45.31岁,物理学奖从35.15岁上升至44.54岁,生理学或医学奖从38.47岁上升至46.32岁。
--
FROM 210.29.134.*
看看逗比,看看阴人。这不是偶然了。
【 在 hfdxm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部长,还是科技部部长,都玩噱头,不实事求是,他怎么上的?一看眼神就不好,加上姓氏,不知道肚子里闷的什么坏主意
--
FROM 210.29.134.*
35岁这样离谱的指标,我不相信一个能当上部长的看不出问题。不是蠢就是坏。他不知道按现在的学制,博士毕业就接近30了?
【 在 victd 的大作中提到: 】
:
: 肯定的是阴部长出发点是好的,对真突破的渴望,对现状的不满,
: 但是我们不乐观的是可操作性,只要是学阀定 评价指标,肯定又是他们的人上位。
: ...................
--
修改:zfbdcyj FROM 210.29.134.*
FROM 210.2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