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说起来好笑,现在帽子真的跟科举似的
那是因为经济没法投机取巧。经济如果只搞一行,自己就把自己挤死了。不明白中国科研的门道还是别在这里拿着个指标说事了。搞科研的人门儿清。用生化环材灌水也是被骂的最狠的一个,你还拿来说事。
【 在 shootings 的大作中提到: 】
: 经济离第一还差着最少十年的,当然这个还得在房地产再涨一涨的情况下的。
:
--
修改:zfbdcyj FROM 222.192.3.*
FROM 222.192.3.*
70+90>100
【 在 zhanghe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回复这句话是为了证明我说的平均一年不到一百人吗?我没叫你给证明啊。
: :
--
FROM 222.94.235.*
科举是当时的主流上升通道。院士只是现代社会很小的一部分,地位低得多。进士对应到现在基本上相当与中管干部的身份。
【 在 zhanghen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第一句就知道啥都不懂。估计你都不知道科举是三年一次。这都敢说一年二十多个。可能你看的是唐朝,但是唐朝有很多科举,不止进士。
: 明清大概都是270年的样子,进士总数都是两万多,比我想象的少一点,平均一年都是九十多人。宋一直说录取人数多,应该年均还要多。
: 两院两年一次,一次160左右,平均一年80人,比进士少。而且古代人数少、读书的少。
--
修改:zfbdcyj FROM 222.94.235.*
FROM 222.94.235.*
明清一榜进士200个左右。数量上没啥区别。问题是进士在当时就是社会主流,院士还达不到这个程度。
【 在 zhanghe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不是啥都不懂啊,院士两年增选一次,平均一年当然要除以2。科举三年一次,再考虑恩科,所以平均一年要除以三甚至2.5。
: 一个二一个三,不适合直接比,所以我用平均一年来比较。
: :
--
FROM 222.9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