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帮颜宁支支招吧!
第二个的实际问题是深圳市不会同意。
【 在 mornings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深圳市如此大手笔扶持能教授建一个医科院,显然不是为了什么nature,Science这些无用的名头,根本目标只有一个:诺奖。
: 颜宁压力估计不小。继续发NS容易,但这玩意发的再多对诺奖也没有一点帮助。
: 一种方式是开创引导并做大一个新的领域。不过在这一点上,能教授加上她老师蚁工再乘以10都不行,主要是眼界格局太过局限,甚至连医科专业比较出色的研究生可能都不如,这也不能怪她,大半个研究生涯都在摆弄电镜按钮提纯蛋白当摄影师了。
: ...................
--
FROM 210.29.134.*
是的。其实她的研究结合AI,或者说借助AI,肯定可以有更好的成果出来。
【 在 lovefreewind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比她和陶哲轩对AI的态度就知道,没戏。一个人对自己领域革命性的技术没有足够的敏感度,反而有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这就说明思想已经老化了,不可能再从惯性思维中跳脱出来,只能不断重复自己。
:
:
--
FROM 210.29.134.*
可以学。各个领域的人都在学AI。
【 在 littlekol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错了,ai是敌人,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
:
--
FROM 210.29.134.*
肯定难啊。但是这样才能出成果啊。 这说明颜宁不如11g啊。其实目前看11g比颜宁高了一个档次,11g是比较早的引入电镜研究结构生物学的,有一定的眼光。而颜宁只是跟着11g在做。
【 在 littlekola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难了,施一公转到神经领域好几年了,也没出啥好文章
:
--
FROM 210.29.134.*
这是本意吧?添砖加瓦就是做了一些贡献,但是不大的意思。
【 在 Dingshud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去。。。添砖加瓦还有这层意思
--
FROM 210.29.134.*
其实大部分诺奖都靠蒙。能力水平努力程度和诺奖得主一样甚至更好的人应该有数十甚至数百倍。其实科学史上动不动与诺奖擦肩而过就是这个意思。
【 在 JavaGuy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生物学的诺奖的确基本靠蒙。。。
--
FROM 210.29.134.*
其实能随口数出来的都是大牛了。即使这些也是在量子力学爆发期,才容易发挥他们的天才。如果在现在也不是那么稳了。
【 在 bdccfhh1993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得诺奖就两种,一种是超天才,注定要得奖那种,薛定谔海森堡费米狄拉克那种。另一种就是运气好,成了最终接住馅饼那个人。
: 第二种人占绝大多数。
: :
--
FROM 222.192.3.*
王中林不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感觉宣传上比颜宁还拽啊。
【 在 yuw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施一公splicesome的工作不是有望诺奖吗?至少有呼声
: 其它和谢晓亮不能比啊,谢晓亮是离诺诺尔最近的人。尤其是王中林,连个美国科学院都没混上就跑中国忽悠了
--
FROM 222.192.3.*
物理毕竟和技术发展有联系,空想出来的理论再好也没用,实验更别说了。数学会好很多,不过应该也有发展节奏。
【 在 bdccfhh1993 的大作中提到: 】
: 物理学毕竟还是要看时代的
: 不像数学,只要是超天才,一定有发挥
: :
--
FROM 222.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