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怎么有人会认为是邀功心切?
这事真跟作者本人没啥关系,单位急着宣传,你让一职工能怎么办。我想信她肯定跟单位提过正式接收后再宣传,但很多时候小兵说了不算。反正最后闹出乌龙事件,人家揪着的是作者,又不是单位LD。
【 在 Armagedd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学院的官网发个新闻说你的Science文章被接受了,而实际上你还没投呢
: 你会不会立马出来辟谣并要求学院立马撤掉这个新闻?
: 当时全国都知道这事情了,你说她不知道?
: ...................
--
FROM 223.80.50.*
这就有点无理取闹了。首先,我不认为投啥期刊是必须对外保密的事情(又不是窃取别人的成果,有啥躲躲藏藏的);退一步说,LD问过来了,不说也不行啊。再就是,单位年终考核,写写自己都干了啥,这事再正常不过了。
【 在 guyilinby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可能和本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单位怎么会知道你投了牛文,也不知道你投后到哪个阶段了,这不都得个人和领导说,领导才知道?
:
--
FROM 223.80.50.*
我觉得对于数学专业,只要不是剽窃他人成果或者论文造假,其他事情都没必要揪着不放。因为数学本身就不靠资源去堆积成果,主要靠个人天赋。这又不是说人烧了上千万的设备,咋咋呼呼说自己发了神刊,最后发现是乌龙。如果这样,大家口诛笔伐可以理解。现在人家做数学的,几乎就是靠自己脑子干活,又不占啥资源,吃瓜群众有啥可高潮的(捂脸)。
【 在 Kenneth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人情社会?她也想侥幸等到舆论下去而不撕破脸?不太清楚。
: 其实她的赌注有点大,输了就要输掉自己的学术声誉。而且赢面明显不大。
: 是我的话,声誉是一辈子的事情,副教授的职位、饭碗 都可以不要,连发10个朋友圈辟谣。
: ...................
--
FROM 223.80.50.*
有些人看笑话,有些人借题发挥而已。这种不占资源、主要靠个人天赋的基础学科,出现这种事情再正常不过了,真不理解那些人咋咋呼呼个啥劲,就跟人家用了他们上千万经费似的(捂脸)。
【 在 Kenneth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那么严重啦。整个乌龙事件既没骗财骗色,国家财产也没受到损失,也没误导其他研究者到错误的方向耗费精力。外人也都只是看个笑话。
--
FROM 221.0.186.*
我觉得公信力这事吧,您还是先去跟图片误用的大佬掰扯清楚比较好,不然就有看人下菜碟的嫌疑呢。人家这还只是误以为被接受而已,至少没p图,没剽窃,对吧。不过数学这玩意也没法造假。
【 在 Armagedd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把公信力搞丢了可不是好事情,这是国内第一次文章没投就在官网宣传接受了的,
: 这不是骗是什么?没占资源就可以随意扯淡了么?
:
: ...................
--
FROM 223.80.50.*
新闻是作者自己发的吗?别说自媒体喜欢炒作了,就是单位不做科研的行政出现这样的失误也都太正常了。难不成科研人员成天去关心别人有没有乱发自己的新闻?只要人家没占用不属于自己的资源、没剽窃没造假,我对这种事情的态度就是“吃一堑长一智,下次谨慎点就行”。他人过分的纠结有借题发挥的嫌疑。
【 在 Armagedd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照网上梳理的节点,发新闻的时候文章都还没投。而且从来没有误以为接受
: 这个事情,编辑没有送审,直接拒稿。好歹是北大的本科,美国的博士,如果
: 连个拒信都看不懂那就搞笑了
: ...................
--
FROM 221.0.186.*
这不是洗不洗的问题。有这精力逮着数学这种不占资源的小兵发泄,不如去资源型学科打假,不然给人一种欺软怕硬的感觉。再说一次,在我看来,如果当事人耗费了本不应该浪费的资源,或者因此获得了本不属于自己的名利,这种情况,对其进行口诛笔伐可以理解。现在无非就是大家以为出了一天才,结果发现还需要继续努力。这有什么可奇怪的。以后不回这种欺软怕硬的帖子了,打字也费劲。
【 在 Armageddo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事情你也能洗?学院怎么知道那位老师发了什么文章?自己不说学院可以自己瞎编的么?
: 而且当时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你说她为啥不出来辟谣?田刚出来说她是苏步青之后中国第二个独立作者发这个杂志的,这是什么评价?
: 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东拉西扯就是没提乌龙?这就是北大学生擅长的所谓浪漫精神?
: ...................
--
FROM 221.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