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非升即走的恶果
你说的还是太客气了,评职称其实就是用钱买。
在学院这一关,拿信封拜访每一个教授,基本上把自命清高的牛人都能PK掉。
在学校这一关,通过人事处搞到评委名单(一般比较固定,就是各种帽子+院长),拿信封拜访并搞定至少2/3的评委,轻松过关。
【 在 susan1234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质原因在于非升即走就不合理,但是和去编制化一样,已经形成趋势了,回不去了
: 评职称本来就是各种不公平,不参加不知道,辛苦自己写文章的老师评不上去,各种走关系挂作者挂项目的人都上去了。国内就是这种环境,关系大于能力。
--
FROM 219.228.135.*
确实是这样啊,我现在教导学生都是:随便水一篇论文啊,对质量没有要求。有些学生真能水出来,改几把也能投到一区。有些就是让他瞎写一篇,他也搞不出来。
【 在 mr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吧。一年1篇二区sci也差不多是垃圾。
: 大家都是垃圾,何必彼此指责?
--
FROM 219.228.135.*
你不知道而已,这不是黑,是现在通用的阳谋。评院士也是一样的套路:找各种途径把尽可能多的投票人拜访到,每次专家费1万。一个人你至少拜访3次吧,每次15分钟。
【 在 ohiostate 的大作中提到: 】
:他胡说。我们这二本都没这没黑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4.9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