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发Nature大子刊已经变得稀松平常了吗
985强校?
【 在 fq11240 的大作中提到: 】
: 昨天交流会会后听人说,Nature大子刊文章现在遍地都是,人手n篇以上,已经不值一提了,只有发正刊才是正解。
: 我们材料学院无论哪个课题组发了Nature materials一作或唯一通讯的话,还是能被学院认可并得以宣传的。其它大子刊如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physics也一样。只要不是Nature communications 或Science advances就行, 这俩收费的小子刊确实很垃圾。
:
--
FROM 114.242.248.*
那你得改一下题目,前二的材料学院发子刊稀松平常。
【 在 fq11240 的大作中提到: 】
: 材料学排名国内前二吧
:
--
FROM 114.242.248.*
这个是正常的。刚听了华南理工大学软物质中心的报告,真是花哨,分子结构越来越漂亮,堆积一下成材料,测下性能。
【 在 fq1124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的,大致算了下,我们学院年平均Nature materials两篇左右,此外也偶尔发些正刊、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physics及Nature chemistry,这4个加起来年均一篇左右吧。归到所有课题组的话,差不多每个组要5年才能发一篇正刊或大子刊。当然计算的只是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都是我们学院的文章,至于非第一单位的合作文章,包括其中一部分里学院老师也是共同通讯的,多了去了。
: 真正稀松平常的是Nature communications及Science advances,学院里一些牛组博士毕业没一作发过这俩的不多,甚至2-3篇的学生也不少。
:
--
FROM 222.129.129.*
不清楚,他们主要是德国应化,AM上灌水。唐还是可以的,聚集发光也算一个小领域了,他们专门办了个期刊,叫聚集体。
【 在 alwayswet 的大作中提到: 】
: 华南理工大学软物质中心应该没发过大子刊吧。
: 连号称华人四大水王的tang benzhong也还没发过大子刊呢。
:
--
FROM 222.12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