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徐祥临声援饶毅:共产党最讲认真
学术界的惯例一般是,科学家如果打算对某项研究或者结论进行质疑,可首先联系对方实验室询问详细情况,也可请对方提供协助再现实验过程。如果得到的结果和已发表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以撰写科研论文,经同行评议后发表在相应的学术期刊上。即便不能发表,也可联系此前发表相关研究结果的期刊编辑部,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撰写评论性文章,进行质疑。这就是学者之间通常的学术之争。
需要强调的是,学术争鸣不等于否定对方的研究,更不是无端指责对方有学术不端。学术争鸣完全可以在学术共同体内部通过这种方式解决。
此外,针对饶毅教授重复举报裴钢事件,联合工作机制此前作出的调查结论无疑具有最高权威性。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正是根据《中国科学院学部纪律处分规定(暂行)》第十条之规定,不再进行调查是有道理的。
【 在 wwqqfroz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不是造假都说不清楚,模棱两可。就该拿出国际上或者国家对于造假的定义,看是否满足,满足就该给裴造假定性,不满足造假就该谴责饶无理取闹“麻烦制造者”。
--
FROM 114.82.59.*
调查组说是 你认为不是的话请问证据在哪。
【 在 cjohn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无端指责”吗?
: --
: 发自xsmth (iOS版)
--
FROM 114.82.59.*
呵呵,不同意我就是不要脸 党同伐异勾当到底谁要脸
【 在 ncw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是要点脸吧
--
FROM 114.82.59.*
现在这里的风气就是党同伐异。
符合我的就是科学,不符合的就是学阀就是造假,完事。调查组算个鸟,虽然他们看了原始记录,可我不认啊。
不就这逻辑吗。
【 在 ncw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党同伐异这个词好
: :
--
FROM 114.82.59.*
我觉得跳脚骂的这群人才是偷换概念。实验结果如何和造假否就是两个概念,调查组调查的是有无造假,结论很明确:没有。如果纠结实验结果正确否,请在学术交流的范畴内行动,而不是指责别人造假。
【 在 cjohn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这是偷换概念
: --
: 发自xsmth (iOS版)
--
FROM 114.82.59.*
你这逻辑我批评过多次了。
我不认,质疑调查组。那么调查调察组,你认不认,我觉得如果结论不是你想要的,你照样不认,质疑调查调查组,再需要调查调查调查组。
说到底,就是无视任何权威性,只认自己是正确的。那还需要调查什么,你直接宣判更简单。
【 在 ncw 的大作中提到: 】
: 党校教授没有说学阀就是造假
: 学阀造假也没那么可怕
: 这件事情上学阀只需配合调查就没有问题
: ...................
--
FROM 114.82.59.*
估计你都没看调查组的解释吧。
对调查组来源,调查步骤,专家来源,原始记录来源都做了说明。
【 在 ncw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调查组面对质疑也可以公开一些信息,对照解释嘛
: 比如说误用,就可以解释一下,这个词什么意思
: 调查组是不是可以公开一下参与调查有哪些人呢
: ...................
--
FROM 114.82.59.*
实验结论是否正确跟是否造假是两个问题。调查组查的是造假,不是做验证实验。
【 在 flyeagles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始数据也是可以修改的,如何判断是未经修改的原始数据,重复实验是最好的办法。
: 如果支持重大科学进展的原始数据只有偶然才可获得,不可重复。那这种进展是无规律可循的,也就不成其为科学进展了。
: 为什么怕重复实验呢?公开重复实验多好的行之有效的办法,简单迅捷。真正掌握了科学规律,是很容易重复出来的。
: ...................
--
FROM 114.82.59.*
结论对不对是学术问题,不是学术诚信问题。
【 在 Vibra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裴钢的论文结论对不对啊
: 能不能作为下一步研究的基础啊?
: 学术界的惯例一般是,科学家如果打算对某项研究或者结论进行质疑,可首先联系对方实验室询问详细情况,也可请对方提供协助再现实验过程。如果得到的结果和已发表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以撰写科研论文,经同行评议后发表在相应的学术期刊上。即便不能发表,也可联系此前发表相关研究结果的期刊编辑部,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撰写评论性文章,进行质疑。这就是学者之间通常的学术之争。
: ...................
--
FROM 58.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