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注 | 凌堃等人正式回复饶毅对于PNAS文章的质疑
是的。其实应该吧做错和造假分开。如果能找出错误的地方把错误结果重复出来,问题也不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院士们的问题是他们的帽子,奖项等等都依托在这些错误的结果上,所以不敢承认是错误。所以根子还是在评价过早上。所有的大成果至少要10年20年的检验。
【 在 astrom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数据就再做一遍复制出来呗,如果自己都复制不出来,那就应该站出来说清楚之前的结果是偶然拿到的,可能存在错误
:
--
FROM 222.192.3.*
还有可能是实验做错了,但是不愿意承认。
【 在 stry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斐的文章都公开发表了20年了,被人要求公布实验记录出来没啥问题吧?
: 要是没公开发表或是特别前沿的研究,不肯公布倒是可以理解。。。
: 来自 VOG-L29
--
FROM 222.192.3.*
可能当年的帽子啥的都是依托这篇文章,整个就塌了。其实本身撤不撤无所谓,很多错误的文章也没撤。
【 在 stry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实验做错了被人发现了,那请撤稿。这是学术界从业者的普遍做法吧。。。
:
: 来自 VOG-L29
--
FROM 222.192.3.*
裴刚99年评的院士。这篇文章可能是关键,出错的话就问题大了。
【 在 juhualiu 的大作中提到: 】
: 常识:
: 1、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不能涉及国家机密,发文章就是为了交流
: 2、遇到质疑,应该真诚回复,这是发文章的义务之一
: ...................
--
FROM 222.192.3.*
中国的院士都是盘根错节的,有支持的,有反对的。如果院士的支撑材料出问题,难说没人继续要求取消院士。科研界的问题就是被各种帽子搞得乌烟瘴气。
【 在 juhualiu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重复,那就及早把结果放出来
: 如果确认不能重复,尽快发信编辑部撤稿或者勘误,然后发封公开道歉信或者对质疑者的感谢信,说说当年可能有哪些纰漏、后来者应该注意的地方
: 攻击立马也就熄火了~~~~~~
: ...................
--
FROM 222.192.3.*
现在的科研界就是江湖。大家觉得问题不大的,学阀门觉得问题很大。大家觉得问题大的,人家不在意。
【 在 juhualiu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么就是有信心重复,决意把饶毅“诱敌深入,一网打尽”
: 要么就是已经组团忽悠了科技部,拿到了“没问题”的组织结论,回不了头了
: 否则很难理解现在这样的应对
: ...................
--
FROM 222.192.3.*
早就回不了头了。很多院士之间有很大的利益冲突,别管是造假还是错误,都可能会触发。所以他们只能死咬没问题了。
【 在 juhualiu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章出问题,这个是常事啊~~~~
: 最大的可能
: 还是没把同行当人看,虽然我重复不出来,但是已经组团忽悠过了科技部,拿到了组织结论,“你算个什么东西?”的心态
: ...................
--
FROM 222.192.3.*
因为对他们来说,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熬几天就过去了,不能给对手留下把柄。这次如果接下来没有高层介入,也就这样过去了。
【 在 juhualiu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们的应对,或者说风险管控
: 业余又低级,还自以为得计的样子
:
--
FROM 222.192.3.*
从时间点上,很可能当年评院士,这篇文章是关键,所以不能松口。而且认为可以蒙混过关。既然科技部给背书了,就高枕无忧了。现在帽子们基本上都是走上层路线,走的多了,自然认为上层搞定了,就万事大吉了。
【 在 juhualiu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裴就一篇文章,很容易脱身的
: 跟曹不一样
: 现在这么硬拗下去,不过开心了曹,自己只会人丢的越来越大
: ...................
--
FROM 222.192.3.*
是的。其实裴最明智的是直接重做再随便发一篇文章,解释一下为啥原来是错的。但是院士们根本不屑于做。
【 在 anqui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估计起初裴以为自己势力大没人能动的了他,所以死不承认。没想到饶如此不依不饶,连科技部的结论都不买账。其实裴方识趣的话就应该低调打住,没想到还硬着头皮扯淡,只能说丢人丢到底裤都不剩了。
: 经此一事,让大家都见识了学阀的水平和公权力的态度,也提醒无底线的学阀们最好对公众有一丝敬畏之心,不要太过嚣张。
: 只是担心饶能坚持多久。
: ...................
--
FROM 222.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