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650+其实没啥用,在北京664+(理工的分)才行啊,北师大招生少且专业过于专,农大都干不干北交
650+就是多考10分与少考10分左右没啥区别(大约663—645吧),都是外地学校,不过是西交华科武大东南换成中山厦大山大而已,区别极小,都是流放。
2022年能进六小强的也不差,今年物化生赋分有点吃亏,今年非物化在高分段都达到20%了,东南招生老师上来就问高考物化排名,和往年差异太大。大多理工类的招生掉200名
【 在 davisli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么明显,就是因为中招获得的所谓好孩子,不是真正的头部孩子(650+)。人航其实总体不算差,就是因为650+太少,给人感觉就是不拔尖,而700+、680+、650+以上人数,这些分数家长容易认为是学校实力的体现。而这个分数段,靠中招是很难吸收到的。只有从自己培养的孩子里留住不要被小强掐走,才是关键。57、交大附、昌平二中,3年前中招分数线不咋的,因为他们孩子大量1+3了,所以分数不用高,但另外一套筛选体制已经证明了这些孩子是650+的苗子。所以,当年没有0.5+3、1+3的非小强学校,对应的高考成绩肯定不会亮眼,即使中考成绩看起来分高,意义不大。
--
FROM 223.1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