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bdf普班这两年如何?
【 在 zts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可能定6年,11的2+4初二不就马上要淘汰部分。他们一样而且经常考试,需要分层,不都是压力山大。
: :
对 2+4确实有淘汰,分层。尤其2020到2022各种形势巨变那几年,十一整个变得流动性大了。
网课影响不小。
--
FROM 58.31.21.*
我只是来吃瓜,看看楼如何歪掉的。从白大夫到十一去了。
--
FROM 58.31.21.*
【 在 pd 的大作中提到: 】
:
: 哈哈哈,我也是觉得歪了歪了。
: 回到北大附。。。
继续歪歪。我认识一个人,中考本来能去人本不保班型或者白大夫实验班。后来选了更自由的十一国际部。结果,居然赶上了网课的那一年。国际部的想往普通班转,由于已经太自由了,转不回去了。
--
FROM 58.31.21.*
【 在 Shagualld 的大作中提到: 】
: 娃有2个同班同学,一个24,一个33.确实是如上面所说,最终淘汰的非常少,老师同学想各种办法拉上来不淘汰。11头部卷竞赛或者追求高的孩子还是很辛苦,大部分中上和中部没有淘汰风险的孩子中学过的非常非常舒适,比起老大和贵妇那日子简直是不要太羡慕啊。
所以,看个人追求吧。
总有一部分,自己就是特别想学竞赛的,肯定不容易。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另外,贵妇是啥?Q?
--
FROM 58.31.21.*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被真正分流的很少吧,不就是到高中重新分个班,本来也都重新分班,这第一年70%,听说没几个被影响到的吧,集团校总有自己的办法,这直升哪个学校也不比其他学校特别。
: 其实研修班真的和全力竞赛的不是一回事,表面上研修班就是一周一两节选修课,初中阶段能因为奥数影响到综合的人本来就不多吧,目标竞赛的还是课外时间为主的,不管是自己还是学校,保直升确实在重要阶段会分散些精力,竞赛的早9一般是上升最关键的阶段。
曾经地,有学生自己去定义,高中不能呆在原班,而去了其他实验班就叫分流。
高中分班是按个人实际需求来的。不再竞赛的去综合实验班的,甚至个别去外校的(还是上古时代的某级实验班事情了,noip到了九年级还是省二),从历史纪录来看,不影响将来读博。
另外,确实蓝某二分可以挂学籍。哪儿有考不上二分的。
--
修改:kkk145 FROM 58.31.21.*
FROM 58.31.21.*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近些年竞赛和综合还分的那么明显吗?重新分也是混合的了吧
真正有达到邹瑾水平的可能的,永远就那么点。根据历史经验,可遇不可求,靠天吃饭。平均下来,每届最多也就40-60人是上限。运气不好,直接个位数。
高中16到20个班。其实也就1到2个班去搞点真正的竞赛。万一哪年老天不赏饭,也就不到30人能搞了。
客观实际上,综合稳定,是大趋势。
个人理解,趋势就是你说的“混合”了的。
另外,据事后分析观察,去了美分的竞赛出身的某老师,自己其实也擅长带综合。那个时代的CMO选手(不只他一个,也有其他省份的,在世界上别的高校工作的),在工作中体现的价值更多也是帮学生搞清基础和运用到综合实际中。
--
修改:kkk145 FROM 58.31.21.*
FROM 58.31.21.*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被真正分流的很少吧,不就是到高中重新分个班,本来也都重新分班,这第一年70%,听说没几个被影响到的吧,集团校总有自己的办法,这直升哪个学校也不比其他学校特别。
: 其实研修班真的和全力竞赛的不是一回事,表面上研修班就是一周一两节选修课,初中阶段能因为奥数影响到综合的人本来就不多吧,目标竞赛的还是课外时间为主的,不管是自己还是学校,保直升确实在重要阶段会分散些精力,竞赛的早9一般是上升最关键的阶段。
真正被分流的,其实往往是确实不太适合自主教学模式的或者对位性较差的。而不是“做不出难题”的。
我在另一个专门讨论课的那个帖子回了。
首先要知道自己怎么去搜索资料,不是所有资料都有用。以及自己大体去对位什么。
基本上,自己就对不了位的,那分流风险就真比较高了。
--
FROM 58.31.21.*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太关注到早培里什么样的是对位性较差的
: 整体来看校内学习都不是太紧,学校管的也不太严,也就自己想竞赛的挺忙活的。
所谓“对位性较差”,是指总体上在比一分自由的时候,自己反而不知道自己如何稳定地提升自己准确度的。自己上下够不着。上够不到竞赛,平时的自我要求又落实不到一分的严谨性。
准确度和严谨度,大约是和一分的点进去的去PK。当然了,一分是靠老师拉着的。
--
FROM 58.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