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这算什么水平?
看到你对小娃的描述,真的会浮现出我孩子小时候的画面,只不过他音乐还算有灵性,体育是短板,真是非常努力才做到体育能达标的,我们花费最多时间精力的就是体育,无他就是努力认真加坚韧不拔
你家大娃是不是从小你没一起带,所以跟他的关系就成了这种斗争+妥协,本来男人之间就容易形成这种局面。妈妈对大娃的评价如何?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大娃适合搞应用技术也仅限于熟练的一般工程师操作,以他的品性,组织技术攻关是肯定不行的,除非改性,我对大娃是挺失望的,就是不务正业加懒惰,基础智商是还可以,但思维短浅无志气。
: 小娃态度认真,该做的事都认真完成。校内英语老师布置了学唱几首英文歌,音乐就是他的短板,昨晚吃完饭就一直在学唱,很认真,但到睡前还没唱熟悉,今早开始学唱另一首,又是一上午没学利落,很认真,我几次忍不住偷笑,但我是真心欣赏小娃的。这就是态度,于短板能做到合格,于长板就能做到出色了。
: 小娃虽然还稚嫩,但有时我真不把他当小孩看待了,觉得他感悟能力挺强的。某次,我带几万现金出去办事,小娃看见了问“带那么多钱干嘛?”,我说“出去办事,怎么,你舍不得?”,娃说“不是,你办事违法吗?”哈哈,小孩操心得真多,但贴心能交流,完全不用考虑去教导他,日常交流就行了。而大娃就是斗争+妥协的循环,真感觉 大娃是来报仇的,小娃是来报恩的。
--
FROM 123.112.28.*
姥姥一直跟你们生活在一起么?还是带大娃到一定年龄就分开了?
你们这种模式想必是一种无奈且现实的选择和安排吧?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娃在4岁多之前我算陪护缺失的,工作原因。
: 大娃婴幼儿期,姥姥的参与度是挺高的,姥姥娘家是被城市化的农转非县城人家,平辈及下一辈的男人基本都教养成了躺吃的啃族,我大娃也是被往这个方向培养的。最离谱的是姥姥为了追剧自由和大娃订了个“君子协议”互相打掩护玩,经过大半年努力直接把娃推到“游戏深度成瘾”大坑里。
: 姥姥的为人处事有点过于自私而不觉悟;表面热情实则内心冷漠;好面子,为了掩盖自己微不足道的丑事,哪怕看见亲人即将掉坑里也不会提醒,前车之鉴不存在的,此类发生并验证过数次;事前埋祸事后首先考虑的是把自己摘出来,然后落井下石引导舆论。姥姥的价值观是拧巴的,还喜欢对娃进行价值观输出,姥姥的“因”不可忽视,姥姥自己之前也有很多“奇葩”作为,最后和姥爷老年离异,表面看是姥爷的问题,其实“因”是她自己多年前种下的,我是后来了解到那个“因”的,觉得够“奇葩”了。
: ...................
--
FROM 123.112.28.*
看起来你们当初的这个模式是比较特殊一些,娃妈不在场,然后你和姥姥需要很多配合照顾娃。
姥姥带大娃到多大时妈妈回来接手的?然后多久交给你接手?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年前我们在海南资助姥姥买了个70平的房子,我和她谈过很多次了,我和她价值观几乎全面反着的,不可能一辈子待一块儿,她可以我这儿、娘家等等每年住一段时间,自己出去旅游,海南待一段时间,生活挺美好的。之后在海南单独待了大半年,又跑回来待着不走了,如果她安分点、勤快点,我也不会赶她,去年我把她“劝”走了,因为她在,家庭环境卫生及思想学习环境氛围就很糟。
: 姥姥以后应该不会长期在我这儿住了,我已经挑明了谈过了。
: 姥姥走后,我花了很多时间才慢慢让家有个大致的简洁,边边角角也是长期的规整过程,衣柜有大量她不穿的衣物塞成一堆,破烂鞋子一堆,还有一些杂物,我都没敢扔。几年前,有一段时间突然很忙,娃妈出国留学,姥姥可能拿捏我,就提出回娘家住一段时间,我的性格是从不逃避自己分内的责任,也从不会要求别人迁就我而有违本意,我很爽快地答应了,姥姥反而感觉意外。因实在太忙,让我父母过来照顾一下,多年没来也走动走动,结果姥姥知道了,又多次放出信息要回来了,那次我都怀疑她想霸占我的小家庭。
: ...................
--
FROM 123.112.28.*
看这个过程,你尤其娃妈在孩子初中之前一直都在身边的,除了你在孩子四岁之前不在身边以外,姥姥只是辅助作用?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姥姥对孩子的影响应该没有那么大吧?
不过,如果像老话说的三岁看大,说明三岁之前对孩子性格培养特别重要。我孩子三岁多之前就是我妈妈在带,确实孩子个性最像姥姥,专注沉静,姥姥本科四大力学成绩都是优秀,据说难度不低。而我无论性格还是智商就差了一大截。。。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学我管接送,学习安排由娃妈负责,姥姥管做饭,小6我完全接手大娃,娃妈在大娃初一开学时出国,初二寒假春节后回国,之后大娃开启了初二下学期的学习逆转过程,娃妈直接摘了桃子,信心大涨,之后学习状态又不行,娃妈和青春期的大娃对撞激烈,究其原因还是婴幼儿时期的品性教育出了问题,学习状态是果。
: 小娃就近小学,放学时间早,早上送完大娃送小娃,下午先接小娃再接大娃。
: 姥姥一直管做饭,早晚两顿饭,其它事不管。
: ...................
--
FROM 123.112.28.*
的确,不用说当年即便是现在,主流都是快乐教育全面发展素质教育那一路。我们小的时候,奥数甚至和黄赌毒并称,搞得孩子学个奥数跟做地下工作似的,家长交流这些信息起了好多暗号。。。
我觉得老人也是观念和认识问题吧,溺爱下一代,也不能说主观上有啥错。我孩子是爷爷奶奶因为要带其它孙辈,所以无论我们怎样努力也不给我们带。而我妈妈身体不好也只能强撑着帮我们。所以有老人能帮忙带孩子,就非常不错了可以这个角度想,更何况你们也都在身边,你家大娃也考进了lxq。我那个侄子他爸妈砸进去许多钱,又是租房又是借读的,最终考上个弱二本还是花钱才能上的。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娃妈的作用更大,主要是娃妈给予大娃的兴趣太多,获取知识太广泛而轻易,世界丰富了,娃很难培养专注度。我们也是当时主流育儿潮流的受害者,娃读的幼儿园也是当时费用较贵的,那些家长经济条件不错,注重教育但都是鸡广度而不强调深度,如果鸡娃就必须鸡深度,既鸡又要快乐其实还不如不鸡,大多在学业上是眼高手低,不愿走出舒适度,这就是当年的快乐教育,大娃之后几年社会上深度鸡娃的比例明显上升了。
: 这些是教育认识不够,主观上是没错的。
: 姥姥的作用是另一层面的,她输出价值观,大娃3年级开始和姥姥经常吵架,两人都是似是而非的同一逻辑争吵,后来我一个一个地指出他的论据不能或不足以推出论点,或完全无关联,大娃理解力够,慢慢地改了,但情急下容易回到老思路上去,这就是小时候的逻辑占领的后果。3年级之后大娃已经不听姥姥话了,这时的负面作用就是玩乐了,最初是在娃学习的时候看电视,我们要求娃睡觉后再看,姥姥就手机刷剧看视频,再之后就是躺着刷,最终就是订立“君子协议”(他们共用大卧室,大娃9:30睡觉)一个躺着刷剧,一个玩手机游戏,这就是姥姥所起的负面作用,主观上就有错。
--
FROM 123.112.28.*
这个不好说,有那种农村妇女啥也不懂的带出来孩子很棒,娃的同学里就有这样的。也有父母都是清北的孩子出来实在是没法说
长辈跟咱们相比优势就是有时间陪孩子,还有年轻时一般带过不止一个孩子,实际经验比咱们丰富,对孩子的认识或许会更客观淡定。咱们属于教科书式育儿,不过到你家小娃时你就有许多经验教训可以借鉴了哈哈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时候开明的或学历扎实的长辈带娃是非常好的,大多数是不适合带娃的,满1岁以后可能就不适合了。
--
FROM 123.112.28.*
你们姥姥大概属于活儿没少干,但心理需求比较高的,俗话说就是任劳不任怨型?你能给和稀泥,说明你这女婿还不错,丈母娘和姑爷应该是最好相处的关系了。
我也偶尔网上说一下,宣泄一下负面情绪,生活中还得继续克制吧,都能理解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对姥姥的情感很矛盾的,也感激她帮我带了多年娃,但因为姥姥太爱抱怨了,时时刻刻传播负面情绪,我确实对姥姥爱不起来。我娶的是大女儿,她们娘俩经常拌嘴,姥姥和小女儿(我小姨子)性格一样,见一次吵一次,我每次给和稀泥,缓和一下。
: 在网上我也是多次数落姥姥了,也有好处,说一次反思一次,逐渐就自我惭愧了。已成事实的过错总说也没意义,于事无补,就当情绪发泄吧。往前看是正确的,收拾素材,总结经验,把以后的事处理好了才是正途。
: 我大侄子在老家,也是爱玩游戏,读的文科,最后差1分一本,花钱去读澳门科技大了,以后国内研是考不了,只能去英国读研了,也是一条花钱去走的路。侄女挺厉害,头脑清晰,考进主流985了,在大学也算成绩好的。
--
FROM 123.112.28.*
这跟年级相关,也跟考试过于简单相关
你看竞赛的排名基本就是比较稳定的状态,很少有这么大起大落的
【 在 mean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款娃
: 期中满分的期末倒数
: 期中中下的期末满分
: ...................
--
FROM 123.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