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试试能不能用一个帖子把英语长难句讲明白
继续开会摸鱼系列。
0. 这是一个非常经验主义,非常不严谨的技巧分享。并没有在讲语法。并没有在讲语法。并没有在讲语法。
1. 首先要明确一点:这里说的英语长难句,指的是“一个”又长又难的句子。它是一个句子,不是两个句子。
什么叫一个句子?通常以句号、问号、感叹号结尾的地方,标志着一个句子的结束,这些符号后面就是下一个句子了,于是在分析“这个句子”的时候,不用考虑这些符号后面的东西,那些都是“下个句子”。
当一个段落非常长的时候,靠这一条分拆出来 “一个句子” 的任务量。
2. “一个句子”的主干要素有两个东西:
主语,就是发出动作的一方,是个类似名词的东西。
动词,是个类似动作的东西。
(是的我知道 be 动词没有动作,不要杠,领会精神,这不重要。)
分析长难句主干,首先要明白一个句子必须有主语和动词。
你问宾语?那不重要。有主语和动词就足够判断一个句子。
说回来,类似名词的东西,意思是名词、代词、to do、doing、各种从句等等,都有可能占着一个主语或者宾语这种“名词一样的位置”,表达某种东西或者某种事情,而不是某种动作。
我们到这里会发现,主语的可能性非常多,长得千奇百怪。
所以呢,我们不要从主语开始判断句子。
3. 要从动词开始判断句子主干——请把这句话背诵十遍。
然后把下面这句话背诵十遍:
一个句子的动词,就是会改变时态的那个东西。
好了,背完这两句话,这个帖子就可以结束了。
4. 并没有。
5. 我们先来练习一下,什么叫“可以用来判断主干的动词”。
跟字典上写的一模一样的那个东西,是我们需要的动词,比如
They run away.
这里 run 就是动词。
动词的过去时态,是动词。比如
They went away.
这里went是动词。
当你改变了句子时态,样子就会随之改变的那个东西,是我们需要的动词。比如
They will run away.
这里 will 就是我们需要的动词。
当你把句子改成过去将来时的时候,will就是会改变的那个东西:
They would run away. (run反而是不会动的那个)
其它所有你觉得跟动词有关的东西,比如分词doing,分词done,不定式to do 等等,对判断主干都毫无意义。
请把这句话背诵十遍:
当你改变了句子时态,会随之改变的那个东西,就是用来判断主干的动词。
6. 好了,找到了动词之后,主语在哪里呢?
在动词前面。(所以要先找动词啊)
假如你非常关心宾语在哪里,那么,它在动词后面(不一定紧挨着)。(所以要先找动词啊)
7. 最后讲一下,什么是句子。
这是句子:主语+动词+(后面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某些东西)
这不是句子,只是句子的装饰:
that/when/where/how/why/what/who/if 等等 + 主语+动词+(后面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某些东西)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句子看起来像个句子,但它前面加上了that/when/where/how/why/what/who/if等等 之中的某一个标记,那么从它加上这个标记起,它就不是一个句子,而是一个装饰成分。
【这一条比较长但是需要背诵十遍】
比如
When I arrived there, they had already left.
I arrived there 看起来很像一个句子,但是很不幸它前面有个when,于是它立刻变成了一个时间。they had already left 是被这个时间装饰的句子。
8. 到这里就讲完了。
9. 接下来我们做个简单的练习,请分析以下句子结构:
When a team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ers, consisting of ecologists specializing in alpine ecosystems, climatologists tracking regional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over the past half-century, and molecular biologists analyzing genetic variations in plant populations, embarked on a year-long field study in the remote, harsh mountainous regions of the Hindu Kush Himalaya in early 2022—an area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Third Pole" due to its vast ice reserves and critical role in regulating global climate—they made a groundbreaking observation that the population of a rare alpine flowering plant, Saussurea obvallata, which had been classified as "vulnerable" by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 since 2010 and was once thought to be at high risk of extinction due to accelerating glacial melt, was showing an unexpected pattern of adaptation to rising global temperatures.
10. 答案
首先看到when,哦这里有个标记,我们看看when后面有没有动词,哦有的 embarked (记得所有的doing都要直接略过吗), 那么这里的结构就是 when + a team+ embarked+什么东西 in early 2022,好的到这我们知道它不是一个句子,它是装饰后面那个句子的时间。
然后,两个破折号之间的东西直接略过,那是补充说明之类的东西,上过语文课的都能理解这个用法。
于是来到 they made a groundbreaking observation
这里有 主语they, 有一个动词 made,而且they 前面没有乱七八糟的标记。
恭喜,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句子。
整句大意:
当一个team embarked了一个什么东西的时候,他们有了个大发现,这个大发现是怎么怎么样。
这个句子能在五秒内看到这个程度,就过关了。
句子主干找到了,剩下就慢慢琢磨各个装饰成分在说什么就行。
不熟练的时候,就用这种【找到主干+补充装饰】 的顺序来读长难句。
熟练之后,直接从头到尾读就行,大脑会自动判断哪里是主干哪里是装饰,并且组合好整个意思。
结束。
总算开完了。我好饿。
--
FROM 142.179.74.*
我觉得这里有个问题是我们成年人已经忘了小时候怎么囫囵吞枣读书的了
这个帖子里的方法是我旁观我娃上语法课学到的
小孩理解不了太难的东西
老师就这么教
我一听还真这么回事
我估计是老师总遇到不太听得懂的学生
慢慢就搞出这么一套容错率很高准确率相对低的方法
毕竟按这个读法 主干能懂
但细节要是不懂那就很囫囵
成年人对准确率要求高
很难想象这种套路居然真能解决问题
【 在 davisliuyi (有梦到黎明)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 继续开会摸鱼系列。
: : 0. 这是一个非常经验主义,非常不严谨的技巧分享。并没有在讲语法。并没有在讲语法。并没有在讲语法。
: : 1. 首先要明确一点:这里说的英语长难句,指的是“一个”又长又难的句子。它是一个句子,不是两个句子。
--
FROM 142.179.74.*
这句子是我瞎编的
真有用的是embark
【 在 davisliuyi (有梦到黎明) 的大作中提到: 】
:
: 【 在 nisus 的大作中提到: 】
: : 英语语法有一些特别的或者固定用法,需要死记硬背的,记不住了大概率错,所以说容易也并不容易..
: : 比如,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ve seen the movie.
--
FROM 142.179.74.*
跟内存有关系 跟方法也有关系
我娃半年前读不了这种句子
现在能读了确实是老师的功劳
【 在 jellyfisher (塞翁失马)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感觉是阅读理解是个考验大脑内存的东西
:
: 如果能把所有内容保存在上下文里,你的翻译或者理解就很容易。针对考试,长句或者长段可能两百到三百字,大脑能缓存住的话,读完的时候,就整体理解了
: --
--
FROM 142.179.74.*
大了能力强
我娃小 就得搞点捷径
【 在 jellyfisher (塞翁失马)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我没有代入小孩的情景,我读这种长句的时候已经年纪大了
:
: 回头我考考我闺女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42.179.74.*
我娃语法老师教的操作
我现在就发现摇人真是好用啊
省时省力效果好
而且还提供“啊这样也行”的新奇感
【 在 Pandora (没有天使)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耐心啊,赞操作性啊。
:
: 我家弄长难句,我就一个要求:找出句子的主干。
: 娃问什么是主干?——看看这句子主要说了啥,能说明白这个主要意思的最精简的句子,就是了。
--
FROM 142.179.74.*
看不懂的时候
能看懂就不用学这个
看不懂了就找办法
【 在 mytt (跳跳)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棒了
: 这种英语需要达到什么水平去学比较合适呢
: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 继续开会摸鱼系列。
--
FROM 142.179.74.*
我不觉得有“必要” “没必要” 这种分界线
能学多少学多少
【 在 mytt (跳跳)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意思是三年级,六年级学还是八年级学,或者高三再学合适
: 三年级看懂也没必要吧
: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 看不懂的时候
--
FROM 142.179.74.*
比如读这种东西会用
But his ignorance was as remarkable as his knowledge.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he appeared to know next to nothing. Upon my quoting Thomas Carlyle, he asked who he was and what he had done. My surprise reached a climax, however, when I found incidentally that he was ignorant of the Copernican Theory and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olar System. That any civilized human being in this nineteenth century should not be aware that the earth travelled round the sun appeared to me to be such an extraordinary fact that I could hardly realize it.
【 在 mytt (跳跳)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不知道是干啥用的
:
: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一般来说,到了初中了就有必要练习长难句了,或者,能读高章小说了,也有能力练习长难句了。
--
FROM 142.179.74.*
That any civilized human being in this nineteenth century should not be aware that the earth travelled round the sun appeared to me to be such an extraordinary fact that I could hardly realize it.
我记得我娃半年前读不了这种
学了就能读了
【 在 mytt (跳跳)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不算长难句吧,表达的的挺清晰的
: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 比如读这种东西会用
: : But his ignorance was as remarkable as his knowledge.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he appeared to know next to nothing. Upon my quoting Thomas Carlyle, he asked who he was and what he had done. My surprise reached a climax, howeve
--
FROM 142.17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