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为啥一说画画要特长,学数理化就可以中等或普通。
【 在 a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工不跟工程师一样,是个普通的技工职业吗?
: 不能一说画画就要求到跟梵高毕加索莫奈赵无极吴冠中那样的艺术家,画画也可以是个谋生的技术活,建筑设计,产品设计,人机设计,家具设计,装修设计,环境设计,影视美工,灯光,舞台,展示,国庆活动设计。
因为没那么多人学画画不走这条道,有些人认为自己的 特长,可能就是数理化中的普通水平。
我家小时候随便画画,都能有模有样,照着家里河里面的水鸟画一张,还弄了个什么北京市青少年xxx二(或者三)等奖呢,但是我们最后走高考路线。
即便现在,孩子画个卡通人物,弄成徽章,还能在小红书上卖钱呢。我不懂画画,也没有贬低你家孩子的意思。我只是从自己的例子出发,应该有大量的孩子也许也有这个天赋但是人家不走这条道所以你的竞争对手少很多。数理化语文英语那可是绝大多数必学必考的。
等我找到了,把画放上来,让你们专家也掌掌眼,看到底怎么样。
--
修改:beanspower FROM 111.197.115.*
FROM 111.197.115.*
【 在 a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又少了个画家。
不用这样,我们也不知道将来能不能当画家,也许一开始画的不错但是天赋的天花板挺低的,谁知道呢。
但是这个行业参与人数少是事实。如果参与人数少要求还低还容易入学和就业,你猜会不会有大量学生也走这条道呢。现在这样,也许已经是市场自然平衡过以后的结果了。
--
FROM 111.197.115.*
【 在 a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25年的毕业生就业统计,美术专业就业率超过了计算机。
我国的航天员/飞行员班的就业率,极大概率也超过计算机了,又能说明什么呢。
--
FROM 111.197.115.*
【 在 Oliver87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倒是觉得美术设计行业在中国的未来就业比美国还乐观
: 市场平衡需要过程,有些过程还很长,换句话说大部分时候市场都是不平衡的。中国在设计层面的落后是360度无死角的,不管是水平还是人才还是从业人数。可能人类历史上都没有过设计水平和发展程度反差这么大的经济体。
: 当然,造成这个现状有很多原因,比如过去几十年特殊的经济起飞和阶层跃迁机会导致的选择路径。但特殊阶段已经过去了,该补的都要补,市场平衡的大手会慢慢发挥作用。要不是有AGI这个可能的变量存在,我都觉得张雪峰这种人今天鼓吹计算机还不如鼓吹美术设计。
喜闻乐见。毕竟全是工程师的世界也挺无趣的,并且大家的审美审丑水平也要提高,不光是车开的更贵了肉吃的更多了。
--
FROM 111.197.115.*
【 在 zyd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可能
: 中国人就不愿意为设计付出溢价
: 也不愿意特立独行,而是从众才是主流
: ...................
这套说辞多少年了,都是老帮菜的顽固思维。以后会改变的。毕竟当初饭都没吃饱的时候谁会讲究那个馍好看不好看呢。
看看现在的孩子,电影,手办,联名商品,演唱会,这些都是属于艺术形式的东西了,都相当活跃,掏钱也毫不吝啬。
--
FROM 111.197.115.*
【 在 zim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 有一些 学 体育美术音乐舞蹈(特长生)
: 是正常高考走不了后的后路
: 其实这些人并没有这方面的特长,只是家底厚而已
: ...................
就跟以前出国留学一样。用超过别人的财力来获得国外学历从而在国内就业占据优势。
现在大家财力都提高了,这条路也越来越拥挤...
--
FROM 111.197.115.*
【 在 a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英美的高等教育,确实强。我孩子那边,一周要完成一个项目,每天晚上画,周末两天完全没空,一直在做作业。大学的训练强度,类似于我们的高中。有很大的比例是毕不了业的。
你没见过国内好大学现在的强度,所以只能从你孩子在那边的情况来得出这个结论。
或者,如果你在国内上个烂二本或者一本边缘的烂学校,和他们的学校对比,可能也会得出这个结论。
--
修改:beanspower FROM 111.197.115.*
FROM 111.197.115.*
【 在 a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反了。现在中国强了,出国不出国都行,反而是出国上学的在减少。
出国上学的更多了,只不过绝大多数都是成绩非常差的。我周围这种例子可真不少。我还没见过成绩能考国内985的本科就出去上学。都是在北京考个物资学院都费劲的出去读本科,去澳大利亚的尤其多。
--
FROM 111.197.115.*
【 在 a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物资学院的水平,上了个全球TOP2的,确实是占了大便宜,钱花的太值了。
你钱都花了图个自己高兴,也没毛病。我总不能说: 这么容易就上了,这个top2算个鸟,你上个全球top5的综合大学比如哈佛什么的试试...
说到底还是要钱起作用。比如我上面说:哈佛很难上,潘石屹就会说了:什么? 难上? 感觉送孩子过去不难呀....
另外我发现,在国内上的,学校不好就是不好,反正自己就是这个水平,硬着头皮也得上。在国外上的,很多都还挺容易找角度给自己自信的。我好几个孩子出去的朋友/同事都会说:那个学校(或者xx专业)非常厉害..,可能他们就是图个安慰感吧。就好比说放弃中国国籍出国生活了不说空气香甜都觉得对不起自己着一通折腾。
--
修改:beanspower FROM 111.197.115.*
FROM 111.19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