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一睹为快,有咱娃不?
物理更需要沉淀时间,高三的更多些,数学好不了太多,高一高二是主力,低龄都得看运气,让邓乐言7年级考大概率也没戏。
【 在 dapao244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点堪忧,
: 就看数竞的喆哥了。
:
--
FROM 114.254.3.*
姜志诚第一次应该是初一参赛,cmo银牌,总名次200多,年龄一样,喆哥可能比他第一次成绩好些
正常学过小奥的人,最有天赋的初二初三差不多能到最高水平(cmo),这种全国都难找,初一太难,目前全国都在卷的情况下,更不容易了。
低年级第一次参赛就是冲击,尽情发挥,运气好会的全考,就成功了,正常情况,经验不足,书写过程也没优势,见过的还没高年级多次参赛的全面。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姜志诚也是低龄夺金,这个吉吉有戏。
:
--
修改:Juicy812011 FROM 114.254.3.*
FROM 114.254.3.*
适合去弄物理竞赛,在已有认知下的应用,学的年头多成绩相对好些,比如物理高三的国集比例
数学不一样
【 在 o00000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山东的初三学生,满篇微积分算得非常熟练。
:
:
--
FROM 114.254.3.*
学校物理基本都是8年级以后才开始,他之前有数学基础,转场并不费劲,相对其他学物理的他更有天赋吧
物理竞赛相对数学竞赛需要的天赋还是少一些,靠毅力坚持到高三成功的几率会高,数学还弄到高三进不了国集的天赋都差一些,到了高三几率也低。
【 在 klsy 的大作中提到: 】
: 物理知识特别多,大部分高二高三出成绩多,架不住有天才。前几年早培赵天才,早八才决定打物竟,早十ipho金。四年级上的早培,15岁拿的国际金。
--
FROM 114.254.3.*
言哥十年一遇不至于,他们那的王两年ctst第一吧,咱们的y虽说最后国际赛出点状况,但平时的水平也不比谁差。一样是高一国家队而且四升五。
赵那届近几年竞赛成绩最好,高一进国集的人数不少。
【 在 klsy 的大作中提到: 】
: 物理要学的知识太多了。赵早九物理还挺一般的,进步飞速。他在物理竞赛天赋,和言哥在数学一样,绝对是十年一遇
--
FROM 114.254.3.*
说的是那届学生所有学科,wxb那届,高一国集的人不少。
物理向来帝都也不是最强省,中强吧。
【 在 klsy 的大作中提到: 】
: 赵自己那年就两个国集,下一届多,主场你懂的
--
FROM 114.244.129.*
是,就那一次多,剩下都不多,19年开始连续每年国家队时间较长。
【 在 klsy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们那届确实强,物理国集国金确实不少,不过赵考的那年就两个国集。下一年主场作战人多
--
FROM 114.24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