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人大附中竞赛成绩这么好
市场经济,资源在市场上都能买到,不分行政区划。
【 在 o00000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资源肯定好
: 只是我觉得如果按照普通学校那种准备高考的学习规划,数学和物理竞赛内容很难有时间学完啊
: :
--
FROM 223.71.245.*
时间大家都一样的,主要还是效率高。
比如,20天就能学完高中课内数学,有这个能力,漫长的八年时间自然就会学到更多东西。
【 在 o00000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时间都很紧张,干了这个干不了那个~
:
: :
--
FROM 223.71.245.*
有可能在高年级班级里上课。
【 在 USSRCCCP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里只说高中。
: 高中入学时有些人只是开学合了个影,后面就没见到来了。另一个事实是参加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人每个学期都在减少, 班级名单上有五十多人,但很多人不来参加考试。
:
--
FROM 223.71.245.*
这种情况是。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准备英才一本线的吧?
--
FROM 223.71.245.*
别人适合的进度,自己可能漏成筛;
别人适合的班型,自己可能更不上;
说白了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适合了就不是迷信,不适合还非要强上,就是迷信。
【 在 MBUEI235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迷信进度快,小心知识漏成筛
: 不要迷信班型高,盲目停课综合掉
: 不要迷信竞赛好,适合自己更重要
: ...................
--
FROM 223.71.245.*
如果不考虑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竞赛选手,剩下的9999%%无所谓什么综不综合路线,因为就只有唯一一种路线,不存在路线的问题。
【 在 dongbei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生源+制度+氛围
: 竞赛强校,也都是这个模式
: 提前锁定一批有潜力的孩子,成熟的训练体系 + 制度保障,家长额外的配合和付出
: ...................
--
FROM 223.71.245.*
按照现在的竞赛政策,要出成绩,对学生要求太高了,以至于平时都会多多少少气质浮现,霸气侧漏,如果完全要靠家长来挖掘,基本上不搞也不会有啥耽误的。
【 在 SpringZ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娃也是。她小时候我也是没逼她学,真的是忍着静待花开,想让她踏踏实实打牢基础,她自己也完全没这个意识和主动性。中学阶段数学突出真的是全靠自己总结和推理解题技巧。我有时候也不知道没逼过她是不是耽误了她。
: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3.71.245.*
因为政策太苛刻了,国银都不保证破格,这就已经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的级别了,还是强省。这种级别的娃,不能说百分百,但大概率小时候平时就有显露。
强基之前大自招时代,省三省二都有福利,要求就低很多,打打酱油就能降5分10分。
【 在 o00000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明显的鹤立鸡群,参与了意义也不大?
: 成的,早就在小学体现出来了。我这么理解
: :
--
FROM 223.71.245.*
贵娃相当耐鸡,若早点混到圈子里,目标和道路都会更明确些。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小娃小时候还是体现了一些“气质”
: 幼儿园小班升中班的暑假,我启蒙的围棋,就是我陪娃下棋,达到棋力5级-2级之后报班,1周1次3小时课,暑假有连续上课...半年跳跃到业余3段水平,之后起因喜爱的围棋老师意外身故,娃小,情绪心态还是受到影响,不很爱围棋了。
: 1年级转战小奥,2年级高思杯测评,线上、线下均满分,系统开放了黄庄高端班报名。我不知道黄庄的含义,询问老师,老师说“都一样,就报我的班就行(班型比黄庄低),我把他带进集训队打比赛”,娃在班上轻松第1,然而班上输送了几个进创新班,我娃都不知道考试了,因为我娃上的大班课,小班考了。2升3年级关键的考试都不知道,没参加。
: ...................
--
FROM 123.12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