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六强老三到底是哪个?
对于普通招生的计划,子弟和非子弟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同等条件下,子弟大多数选择留下,因为熟悉、离家近。
【 在 MBUEI235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有传言说清会更照顾子弟,或者子弟会显得有点主场感。
: 101和11不是附中,就没有这个问题
: :另外,追加一个问题:既然青蛙是公认的老二,为啥中招分数总被这两个压着?什么原因?有没有人知道?
: ...................
--
FROM 101.6.41.*
写了好多,估计有敏感词被和谐了,重写一下
我试着回答您的问题
1、中考分数反应的是最低分,高考成绩反应的是尖子选手,两者不是一类人。
2、北京考生和家长对中学的选择有自己的想法,并没有一窝蜂的去某个学校。
3、当同样的分数,一个学校承诺实验班而另外一个学校不承诺,可能会影响学生的选择。
4、多样化的选择是有利于学生和家长的,否则一家独大,对学生和家长不是好事。
5、等高考的时候,同样会面临类似的选择,是出京的985、211还是不出京?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另外,追加一个问题:既然青蛙是公认的老二,为啥中招分数总被这两个压着?什么原因?有没有人知道?
:
--
FROM 101.6.41.*
我的原意不是这样的。我的原意是
大家对出口关注的是毕业的时候最高分的那群人
大家对入口关注的是最低分的那群人。
这两个人群也许有重叠,但是肯定是两个人群。
至于加工能力,只能去认真的比对每个同学的入口和出口。而这个数据,是每个中学的内部信息,外面人很难掌握。
我并没有试图去评价和对比谁的加工能力如何。
解释一下,仅供参考。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就是说不存在谁加工能力强谁加工能力弱的问题?
: 出口好不好纯粹看掐尖的能力?
:
--
FROM 101.6.41.*
明确的回答:在高考阶段,除了教育考试公开规定的政策,没有其它内部的有利的政策或者渠道。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清附好多清大子弟和外交子弟,这部分会不会有啥内部渠道?去清大的多一些。
:
--
FROM 101.6.41.*
出口 时候好不好,影响因素太多
能力,态度,师资,身体,天气......
对于25届的同学,可能还要加个 运气。
这届孩子,中考被折腾一回,高考又出现好多巨大的变数,我身边好几个朋友,高考完了,家长以泪洗面.
北京现在这样挺好的,小强,各有各的特点,大家选择后都能找到理由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就是说不存在谁加工能力强谁加工能力弱的问题?
: 出口好不好纯粹看掐尖的能力?
:
--
FROM 101.6.41.*
成绩波动的同学相比往年多...
【 在 ocean 的大作中提到: 】
: 25高考有啥巨大变数?
:
--
FROM 101.6.41.*
你理解为我的个人的 主观感受吧
【 在 oce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观感受?没有统计数据吧
:
--
FROM 101.6.41.*
这个事情我说说我的个人体会:
1、所谓的加工能力,这个肯定是存在的,但是由于客观实际的原因,大家都很难知道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委除外)。
2、客观上说,不同中学在教研、敬业、条件等方面还是有差距的(小强之间差距不大)的,这也是为啥大部分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小强的一个客观原因吧。
有些东西,需要长期的观察和评价,而这对于普通的家长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另外,网上很多信息并不一定可信。比如今年23号左右网上流传的一个西城高考成绩的图片。。。
个人看法,仅供交流讨论。
【 在 Oliver87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真有加工能力这回事,就一定能找到相应的数据和指标去佐证,不一定全面,但起码能在某个局部让人心服口服
: 但不管是学校家长会透露出来的还是热心家长自己总结出来的,用以佐证加工能力的数据,都是片段或间接的,甚至是似是而非的错位
: 这反过来也说明了,大家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真掰扯清楚了这个概念就不存在了
--
FROM 101.6.41.*
离家距离的确是个客观的重要因素。
不过,现在有高中生的家庭,二胎的比例不是特别高。
【 在 lipingy119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就是离家是否近?大部分有二胎都会考虑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01.6.41.*
1、专项计划在北京不招生,专项计划面向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北京不在其中。
2、强基计划的宣讲清北每年都去各大中学宣讲,也有多次线上宣讲,如果作为北京海淀区小强的家长,不了解信息,不大应该。强基,至少清华强基不考超纲内容,所以也不需要什么规划,安心按高考准备即可。
3、今年清华统招201人,强基90人,在北京没有其他的专项计划。破格和报送单说,能进入那个赛道的,基本上都有专线对接了。
4、高考,慢慢的恢复到就看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的规则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在 MBUEI235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部分人只关注统招,实际上清北统招只有一半,另外的各种计划专项强基等,不能说不公平,但也会因为不了解信息不会提前规划等因素而不占优势
: :明确的回答:在高考阶段,除了教育考试公开规定的政策,没有其它内部的有利的政策或者渠道。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修改:pd FROM 123.118.8.*
FROM 123.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