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大娃的大学
我确实认为不管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大学生还是现在的大学生,都不具备从事科研的能力甚至超越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顶多是参与,从事个体力劳动,论文署名有也是倒数。还请你批评指正。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 您是不是对现在的大学完全不了解,就照着自己念大学那时候的情况下各种判断?
: --
:
--
FROM 126.166.121.*
我们那会儿大四才开始毕设,前面都是基础课的学习。现在的大学生也是卷着提前学吗?基础课没学完就搞科研做课题很不靠谱的感觉。而且说到科研能力,选题、文献检索、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数据分析,最后写论文,现在优秀本科生能独立胜任哪几步,一般硕士研究生能胜任哪几步啊?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 批评指正不敢,共同探讨吧。
: 从历史和世界范围内来看,在理工科科研上最出成果的年纪基本集中在20多岁到三四十岁这个年龄段,也就是从本科到博士博后这个阶段,年纪再大脑力和体力精力都受限了。
: 我们国家从改开以后高等教育这块才逐渐与世界接轨,刚恢复高考的时候甚至大学都没有教材需要自编,那个时候大学生的知识基础是很弱的还不如现在的初高中生,更别说科研,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不代表说大学生就不该让他们正儿八经的科研,因为显然一部分优秀的孩子科研能力已经超过一般的硕士生甚至博士生。我们国家要想科技上赶上发达国家,就不能忽视对最优秀群体的培养,尤其因为本身事业观念的局限人为压制乃至延长对这部分孩子的培养进程
: --
:
--
FROM 126.166.115.*
原来如此,感谢扫盲!原来提前学都到本科课程免修的程度了~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那会儿应该是二三十年前了吧,那会儿的高等教育跟现在不是一个层面了啊。改开后最开始的高考数学还考二元一次方程怎么解呢,即便这样也好多不会呢。现在小学生好多都会这些了吧,因为课外教育都那么普遍了。
: 目前的现状是,对于重点高中实验班的孩子,去大学里面进行科研历练是常见的选项;大学里面也分不同的班型,有的孩子一进校的程度就达到了大学课程基本可以免修直接开始研究生的课程,学校也鼓励这部分孩子参与科研发挥作用,这就是强基的一部分功能啊,本硕博贯通不正是这个作用么
: --
:
--
FROM 126.166.115.*
信,不能让自家娃的智商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 在 Real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 哈哈哈,你信吗
: --
:
--
FROM 126.16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