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数学竞赛处于这种学习状况,是否需要报名外培?
老师讲的是他的经验总结,听完也转不成自己的,甚至同一种方法可能自己考试时就学不会。
老师的作用是把知识点系统的整合到一起,好老师可以在过程中启发同学去思考。
最后都靠自己经验的总结和沉淀,听多了想多了,也就提升了,这个过程有人给指引,肯定会加快进程。另外后期老师可能发现你的弱项,专门给你找相关的练习。
【 在 o00000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听同一个东西,感受完全不同,维度不同。
: 不是说自己想不明白,而是没那么多时间。老师直接给结论,不用费更多时间思考。
:
--
FROM 124.64.22.*
二试学习可能出现嚎叫的场景,尤其前期,孩子们管这叫”嚎房”。
有毅力有天赋的挺过去也就可以学下去了,没有的也就该放弃了。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做些准备,看孩子的选择吧
--
FROM 124.64.22.*
年轻人啊,竞赛押题,你太逗了。
【 在 o00000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目标,学习知识还是竞赛成绩
: 目标是学习,那就是深入领会知识。
: 目标是竞赛成绩,那最好的就是押题,以成绩为准,成绩怎么来的不重要。
: ...................
--
FROM 124.64.22.*
最多是遵循考纲,跟押题能一样吗,谁能押题,要么是骗子,要么是泄题了。
你没真正进这个赛道,就那不考的组合学,去年有国集去上海和某老师学了5期,国家队那几个也学了不少期。
【 在 o00000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是在押题啊。就连CZW自己都说,竞赛每年都在变化,题目侧重点不同。
: 竞赛班为什么不讲stanley的组合学,就因为竞赛不考那些,学了没用啊。
:
: ...................
--
FROM 124.64.22.*
高联都新题,与平时测验有很大区别,估计不少供题者和选题验题的环节,押不了。
【 在 o00000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我又极端了,嗯~
--
FROM 124.64.22.*
需求是学生和家长提的,学校出面请人,是要自费的,有些教师不是职业弄培训的,学校或者教练不出面,家长请不来。
正常的考前培训,比如北京数学会的省培,学校的考前集训,学生不用交钱。
外地比如四川重庆那可能学校就花钱请人了。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知道帝都也有的,不过这是几年前的事情,这两年严打jp竞赛这些以后,就不知道情况了。。。
--
修改:Juicy812011 FROM 124.64.22.*
FROM 124.64.22.*
最难的是浙江,其次是北京和上海,剩下都不难,湖北去年省队170+,省一120+吧?
【 在 kiy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期待我娃这次能够省一,运气爆棚进省队。
--
FROM 124.64.22.*
进队只需要拿自己省的评估就行,国子学里有全国各地的学生。
数竞强省整体分数高,中强省尖子不弱,但整体实力稍弱,线就低。
【 在 kiy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我家暑假在爱尖子和国子学参加考试12次,8次进入省一名单,一次进省队名单,最近的六次都进了省一。就看14号的临场发挥了。高手实在太多了,我们就是凑数的,给自己一年学习的一个交代,考完就退,安心搞综合算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修改:Juicy812011 FROM 124.64.22.*
FROM 124.64.22.*
适合自学的是几何和组合,几何经常出现第一第二题,所以更易达到考试要求,组合经常出现在3和4所以更难。
自学还能竞赛的人群比例极低,基本都不是那种孩子,北京几年可能也就能发现一个,其他自学的人只要去考试,就知道差距。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了,先学学,看情况再找书。
--
FROM 114.254.0.*
如果只是资料的差异,还分啥金牌教练,普通老师,都拿着书和资料就保送了
十一的韦晨在zp不得志,前边人太多,学校顾不过来,别人去外培训,自己学不过,后来跑十一去了,雅礼来的教练单独照顾,学校给找各种资源,最后才成功,成功之前几次考试,好像最高才是省二。
或者想想竞技体育,就知道民间高手能有几个。
【 在 o00000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是资料的差异吧。
: 只要有同样的资料,自学也是可以的,但要多花一点时间和精力。
:
--
FROM 114.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