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省一对强基是不是没啥用?
我记得之前好像说过,学竞赛需要氛围,特别强的孩子如果没那个氛围的话一般也不会坚持学习。比如前面版友提到的四中,应该是从学校到孩子到家长,整体的氛围都是倾向综合而看不上竞赛的,那么如果有个孩子很喜欢竞赛,在那种氛围里面是很孤单甚至可能会有些隐形障碍的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就说我家娃吧,最优路线应该是巩固英语,同时着手拔高语文。
: 如果这样,娃可能觉得学习很没意思,好在我娃还没到能谈浪费的阶段,加强数学对娃高考来说依然是高回报的阶段。而真正奔着省一目标学习竞赛的人占比很小的,我娃数学班已经有人觉得学得没用而退出了,他们更需要的是中考目标,也可能学得不通畅,觉得性价比不高。我娃的竞赛班落后真正竞赛生2年以上,我觉得还是很有用的,娃在现进度节奏下也学得通畅。
: 我的观点是,适当学习竞赛首要目标不是省一,还是反哺高考的。
--
FROM 123.121.180.*
确实不耽误。
到高二都不耽误,因为是9月份,还有两年时间。
而且,接近省一水平的,课内还是比较轻松的,刷两年时间题,时间充裕,那谁,不就是抱佛脚50天,考了个七七八八吗。两个月把教材翻完,还剩下大把刷题时间。
省一选手,如果中学六年就刷课内,确实太无聊了。
【 在 ptco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的话术是,初中搞,发现不行就转回综合了,一点不耽误。
: 好像除了保送成功的和破格强基上岸的,其他人全是玩票,啥都没影响。
--
FROM 223.71.245.*
没有吧,我也很好奇,他们说只是班级名称叫竞赛班。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几天不是版友发了个,早培有个搞数竞的,几年没进省队,就省一吧,最后去武大了,好像也是借力了吧。
: 估计北京高中开始组织人学数学竞赛的就四中了吧,这得多爱竞赛,别的学校估计不会这么做,就去年出成绩的首师附,都在初中找学过的人,高一开学可就是开考,不初中学,难道要去拼高三,这真不是话术。
--
FROM 223.71.245.*
你要注意到他的受众,
小升初群体。
不同的受众要采用不同的说法,说到底,这是一种服务类讲座,而非传达真理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宣讲的就是机构的物竞老师,是科班的。他意思是物竞和高考物理是两个关联度不高的体系,同时表述了物竞相当程度来说是没有物理意义的,初高中也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意义。我理解的是物竞更像一个竞争体系,而不是物理本身。
--
FROM 123.116.158.*
就是一个名字,这个应该是实际情况。
没有苗子,没法搞,学校这点基本的判断能力还是有的。
【 在 ptco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谓竞赛班是历史原因传下来的,就是一个名字,你把他理解成一类实验班就对了。进去后一天竞赛不碰也没人说你。
: 真正的大佬基本都对竞赛不感冒。
--
FROM 223.71.245.*
流落在外的学数学的同学还是有的,毕竟全北京学数学也不可能只有一等那么些个人
至于出不出成绩,这个属于衡量标准的问题
有人以国家队为标准,有人以预赛省一为标准,都可以。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吧,我也很好奇,他们说只是班级名称叫竞赛班。
--
FROM 123.116.158.*
没投入太多时间就能拿省一的,一定会去冲更高的目标。
或者说,那种不需要投入太多时间就能拿省一的选手,一定在最开始就会设定更高的目标去冲。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可能拿省一也没投入太多时间呢?
: 我们可设定一试拿高分为高考目的最佳均衡线,二试有可能投入的时间并不多,一试完成了拿高分,不去试下二试也算遗憾吧,花一个学期试试还是值得的。
--
FROM 223.71.245.*
机构的物竞老师?!这么说挺令人震惊的。或者你理解的有偏差?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宣讲的就是机构的物竞老师,是科班的。他意思是物竞和高考物理是两个关联度不高的体系,同时表述了物竞相当程度来说是没有物理意义的,初高中也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意义。我理解的是物竞更像一个竞争体系,而不是物理本身。
--
FROM 123.121.180.*
体育好的孩子,200米快,400米也快
同时两项成绩好都不难
喜欢跑就跑挺好的
只要不搞“想要200米成绩所以去练400米”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不耽误。到高二都不耽误,因为是9月份,还有两年时间。而且,接近省一水平的,课内还是比较轻松的,刷两年时间题,时间充裕 ...
--
FROM 92.92.126.*
强基之前自招时代,名校的省一多少还是有些降分优惠的,甚至还能捞到华五级别学校的保送。
现在的政策,没有很直接的政策收益,尽全力去争取这样目标的应该少多了。
如果不是投入相当力度的拼,只是兴趣爱好陶冶身心,那就另当别论了。
【 在 vodka 的大作中提到: 】
: 流落在外的学数学的同学还是有的,毕竟全北京学数学也不可能只有一等那么些个人
: 至于出不出成绩,这个属于衡量标准的问题
: 有人以国家队为标准,有人以预赛省一为标准,都可以。
: ...................
--
FROM 223.7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