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zz早陪娃在北京高中国际部3年花费
个人觉得这个是瞎扯,以普林为例,学校只让交三封信,两封授课老师的一封康嫂的。
所谓大佬推荐信绝大部分是中介忽悠。
顾问的主要作用是文书。
【 在 guhj1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呢,所以很难相信那么贵的顾问费
: :关系不深的大佬推荐信不算加分项。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
FROM 111.194.72.*
丐版够了,满打满算不太够。
【 在 smallpapaya 的大作中提到: 】
: 差不多够了。我周围有去的还用不了这么多。
--
FROM 111.194.72.*
赞同这个。
【 在 almondwu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到底就看各家选择国际路线的原因是什么了。为了国外身份或者为了工作红利,那都是几十年前的老黄历,纯属刻舟求剑。现在更多家长考虑国际路线是因为不认可国内应试教育或者孩子不适合应试教育。
--
FROM 111.194.72.*
错了,我家娃路线跟这个不一样,不需要认同…
就是想互通一下信息,看看大家认为家庭可投资资产到多少才能不费力地走国际教育。
因为之前那个小藤校友说要5kw,我感觉这个数字有点多。不过后来她又解释了说规划了职业、移民身份的托举,感觉扯得有些远。
【 在 smallpapay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其实觉得楼主并不是看大家意见,是寻求认同的。他列的那个费用和结果比起来那回报不要太好。不过我周围的现在大多去国外中学了,所谓留学低龄化。
--
FROM 111.194.72.*
3k跟5k还是差不少的,差了一套房呢…教育占家庭总支出多大比例也值得讨论一下。
国内体系大家报课外班占家庭资产比例多大呢?除了资产,是不是还得考虑收入呢?
【 在 USSRCCCP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个人说的也差不多。不算不动产,至少3000w才能花500w在子女教育吧。要是两娃就更捉襟见肘。
: 反正我这样的穷人根本花不起500w送孩子出去。
--
FROM 111.194.72.*
好吧,还真没从这个角度想过。
【 在 USSRCCCP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你就想像一下,断绝所有收入,就指望这点东西过下半辈子,能舍得出多少钱。
:
--
FROM 111.194.72.*
国际生能享受州内居民身份么?去美高的绝大部分是东西岸的私校。
【 在 tearofblue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都太有钱了
: 其实在美国找个中部学区好一些的地儿,30万美元,也就200多W人民币买套房
: 然后以州内居民身份上中学,每年生活费2万美元打住,大概15万人民币
: ...................
--
FROM 111.194.72.*
周围的绝大部分去新英格兰地区的私校,部分去美西。
学费+捐款再加上其它零碎,支出比较多。
去中部的了解不多,有一个去了克利夫兰,家长说比较后悔,挑战太大了。
【 在 tearofblu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房产,缴税,按照州内居民算
--
FROM 111.194.72.*
看了些讲这个话题的书,前招生官、独立记者、中介的视角都有。
感觉选课难度最重要,另外leadership、4年+的二外、交换生经历都比活动和竞赛有用。不过“水活动”也有展现得很好的,在文书和推荐信里体现。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跟我说没用的是真招生的 但我只认识她一个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1.194.72.*
除非全套资料作假,否则材料之间都会相互印证。都aime选手了但是数学gpa稀烂,数学老师的推荐信也一般,这不一看就是作假……成绩单、推荐信都是升学办公室统一发给大学的,学生没机会改的。
当然,也有没有底线的学校配合学生全套作假,这类学校很快就没信誉了。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AP新加坡考场不就作弊了么 AMC之类更是被玩烂了
: 对了 你们录取真的在意夏校科研之类的么
: 我有认识招生官跟我保证除非那种一看就很硬核的 不然他们根本不在意 有没有都无所谓
: ...................
--
FROM 111.19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