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娃这几年的经历,来说说游戏对成长的影响
太个例了,游戏到点就停,几个小孩子能做到?我真没见过
大部分孩子每天游戏玩一小时,脑子里还能盘俩小时,占用那么多大脑活动时间,能学好习?
你家肯定只有一个娃,再养一个就清醒了
【 在 dqwanru (4everdyd) 的大作中提到: 】
: 20年疫情开始的时候,儿子四年级,居家上网课,儿子从小身体不太好,一直想各种办法让他锻炼,效果不佳。刚好那时候任天堂出了健身环大冒险,而且我也觉得儿子是时候接触一下游戏了,对于游戏的原则我一直认为堵不如疏,所以买了个switch和健身环,和儿子约定,每天上完课锻炼一小时。不得不佩服任天堂游戏的设计,把一个健身游戏设计的花样百出,儿子这种一直抗拒锻炼的也玩的乐此不疲,既锻炼了身体,又放松了身心,在疫情的紧张气氛下很是难得。过了一段时间,我又买了个塞尔达,和儿子约法三章,每天玩一小时。就这么坚持下来了,游戏越买越多,马里奥赛车,奥德赛,超级马里奥。。。,儿子自己学习也越来越主动,22年小升初顺利上岸。因为学校离家比较远,儿子主动选择住校,周末回来继续每天一小时游戏时间。初二也顺利入选了学校的物竞队,学习就更紧张了。初二暑假一直在学校集训,刚好8月份黑神话悟空发售,我就偷偷给他买了ps5和黑猴游戏,等他集训回来看到开心到起飞,不过儿子还是坚持每天一小时的游戏时间,而且我发现他玩游戏真的很有天分,很快黑猴就通关了,然后买了艾尔登法环,只狼,感觉他周末玩游戏的时候是真的开心,接送他的路上跟我滔滔不绝聊游戏的事情,虽然我也听不懂。总结这几年的游戏经历,虽然也影响了一些学习时间,但是我觉得对娃的身心健康还是很有好处的,一来培养了他很好的契约精神,每次玩游戏都是很守时。二是提升了他的专注能力,还有就是培养了不放弃的精神(玩黑猴打二郎真君好像失败了几百次吧,如果是我早放弃了)。也许我们家娃的游戏经历算是特例,但是我只是觉得,给娃一个松弛的环境,娃也许会给你很多惊喜。
: --
:
:
--
FROM 113.118.115.*
每天玩儿一会儿是最容易上瘾的,相当于养成了习惯,及其难改,在姥姥纵容之前孩子已经大概率成瘾了
【 在 scubawh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大娃小学1年纪就对游戏有兴趣,我倒是不太反对,最初是每天可玩半小时,后来谈条件,学业完成顺利的话,视情况可以玩1小时...整体还是控制着的。
: 因孩子做作业时,姥姥在旁边看电视剧,发现大娃边看边做,我们就要求姥姥等孩子睡觉后再看,孩子9点就睡觉了,姥姥说她不看了,她也睡觉。
: 现实对我们的报复很快就来了。姥姥和大娃每天9点就睡觉,我很欣慰。谁知姥姥和大娃订立了“君子协定”,姥姥用手机刷剧,大娃玩游戏,玩到凌晨经常2点以后。我保障娃的睡眠时间,结果娃只睡几个小时,视力也迅速断崖下降。大半年后,老师数次反映课堂睡觉,不得原因,开始细探究终于挖出“君子协定”,倒推就是4年级下学期开始的,5年级上事发的。
: 从此,激烈斗争几年转引导治疗,消极影响延续到至今,整个人彻底变了轨道。
--
FROM 113.118.115.*
但凡能成瘾都是监管不到位。都是第一次做家长,没经验掉坑也难免的,现在培养个孩子真的不容易
【 在 Itsraining (Msg hajj ) 的大作中提到: 】
: 尤其是手机游戏,比不联网的单机游戏容易沉迷多了。我觉得他老大是典型的监管缺失导致的。
: 【 在 jitters 的大作中提到: 】
: : 每天玩儿一会儿是最容易上瘾的,相当于养成了习惯,及其难改,在姥姥纵容之前孩子已经大概率成瘾了
:
--
FROM 113.118.115.*
家族是这种情况真得特别警惕,也是一种“遗传病”,好在你们养小娃的时候意识到,换成你带孩子是无比正确的
【 在 scubawh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姥姥的“君子协定”之前,我对游戏的认识不深,排斥不激烈,后来发现问题,发现娃总想着游戏,就开始管理了,游戏时间渐少。
: 姥姥的错误是在关键时期反向操作,打掩护,把娃彻底送入深坑,再没有挽救的可能了,只能用一辈子来修复。姥姥的娘家家族人口多,几乎全是这样,男孩全毁掉,个别女孩会自我觉悟,走正常的社会生活节奏,唯有一个兄弟娶的媳妇和家族格格不入闹掰独立出去,也唯有这一家的3个孩子积极生活,其它的都赖里吧唧的,还有1个啃老婆的“公子哥”....
: 小娃的时候,我切断了姥姥和小娃的观念交流。小娃挨了几次打,就是发现姥姥对娃进行鼠目寸光的自私化教育,我进行对冲而打了娃,娃自发的自私性行为,我只是和娃进行逻辑分析,并不直接要求改正,我对娃说“你实在想那么干,也可以干,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一种因果选择”
: 小学3年级到6年级,是游戏的青春期,一旦充分发育就非常麻烦。
--
FROM 113.11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