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0509更新:打12345反馈了现在高中招生乱象问题了
现在0.5+3还是很公平的,走综合、竞赛路线都能找到出路。再说不爽还有中考这条路。
国子学那个是高端玩法,北京竞赛强校的头部选手基本也都是脱产学习,里面有打双竞赛、综合好的、多才多艺的多了去。不在那个圈层也没必要给人家扣帽子。
让不同需求的同学找到合适的出路没啥不好的!
【 在 rdfz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有一点,不少娃为了拼0.5+3.5副课基本都不学了,学校也支持这种行为,这跟武汉那个国子学玩法差不多,要大炮不要黄油,畸形发展
: 发自「今日水木 on MAG-AN00」
--
FROM 111.198.53.*
0.5+3只是一些集团校锁定生源的手段,说白了就是不想自己头部的孩子跑到别家篮子里面去,并没有堵住非集团校中考这条路,目前中考还是主流。
只要高考指挥棒还在,各个学校都想捞到好生源,中考目前看还是很公平,和娃一起找到适合自己的路线和节奏,打牢基础,调整好心态,踏踏实实备考,没必要过度焦虑。
别听自媒体和某些家长传谣,不管哪种方式,要想竞争头部都要付出常人N倍的汗水!
【 在 davisli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说的更有道理,但你的道理是建立在事后找补的自圆其说。还是那句话,普校尖子生和小强尖子生应该机会平等。你认为会有家长为了锻炼孩子心智,放弃0.5+3直升高中最好班型,选择参加中考凭实力考入高中最好班型吗?如果是为了锻炼自己,要不高考考上清华也放弃一下,再复读一年,反正多考一次能过一次锻炼更有利于孩子抗压呗。考研也是,考上也别去,再考一年锻炼自己。是这个逻辑吗?这个逻辑站得住脚,是正常人的逻辑吗?况且0.5+3又不是优待谁,而是更为公平的选拔方式,为啥不可以在集团内外无差异选拔呢?教委到底是鼓励集团内直升,还是限制呢?逻辑自洽吗?
: 不管我的孩子是否是那普校尖子生,肉眼可见的不公平,就可以拿出来讨论。当然人性基本都是各扫门前雪,反正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好,不利的就是乱,这就需要第三方参与讨论,解决不公的问题。shehuizhuyi效率和公平同等重要。比如孩子初中了,是不是小升初的不公平我们就只需要旁观+冷嘲热讽,顺便甩出来一句,我们当年也不公,但那又怎样,我们都吃亏了,你们后面几届跟着吃亏不是很正常吗?改变啥啊,孩子成绩好才是硬道理,与其讨论不公,不如抓好孩子学习,三两句就把希望公平的家长怼回去了。
--
FROM 111.198.53.*
你看看你之前的问题,别东一句西一句。
别说非集团校,就是所谓的"渣校"每年去rdf和四中的例子都多了去,什么时候中高考变成工农兵推荐你再高呼吧!
【 在 rdfz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考虑非集团校同学的感受了么?
--
FROM 111.198.53.*
谁不用参加中考?
提前是因为人家能力到了,有多少娃从小学开始晚上就熬到1,2点,为了能多睡几分钟,住在学校边上,人家花的时间你没看到而已。
【 在 woodbe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部分孩子可以不用中考提前学高中课程,一部分要消耗大量时间刷题准备中考,这显然是人为制造不公。包括各种签约,花样加分,三好生直升都是人为制造不公,应该废止。
:
--
修改:ycocu FROM 111.198.53.*
FROM 111.198.53.*
本质就是卷,看谁更狠。
真要说公平,那些非京籍的娃找谁说理去!
【 在 davisli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知道海淀以前点招成风,所以才有小强、区重和普校生源的巨大差距。现在阳光了,非集团校一样有大量尖子生,就算比例还那么高,毕竟点招并没有完全清楚,ZP还存在,但从绝对数来说,渣校尖子早就不差了。毕竟小升初,他们是摇到渣中的,而以前绝大部分至少能去区重,大量还能去小强。而现在的小强也就是在政保里捞点好苗子,确实总体比渣校强,但头部生源绝对数也未见得绝对碾压。再说了,初中都已经占了大便宜的小强尖子们,凭啥还要通过0.5+3继续占渣中尖子的便宜。
: 这,不公平。
--
FROM 111.19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