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看了一篇作文,感动到了
小时候,成人后,体会可能不一样。
别人不知道,小时候比较苦,但现在我仍会怀念小时候。其实怀念的是那份感情,不是想回去吃苦。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带小孩子体验过绿皮车的人都会知道:小孩子体验完了就怕了绿皮车了
--
FROM 202.108.199.*
我真没觉得这篇作文的写多么好。
纯纯的是因为 事件 本身太太悲伤了,才会让人产生同情,而忘记了作文本身。
像这样悲伤的事情,谁写都一样让人动感情。
我中学一个同学也是他妈妈在他小时候去世了,然后他也写了一篇关于妈妈去世的作文,实际上就是事情本身让人同情,而不是作文写得有多门好,抛开事情本身,改作文就一普通流水账。
不信把“爸爸死了”换成“爸爸高升外地就职去了”,妈妈也想升职,后来升了,但工作不力又被贬职回家了,字还是那些字,事情一变一点都没啥吸引力了。
【 在 Rachel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重新传了下,这样不知道行不行,我这个信创电脑浏览器问题也很多的
: [upload=1][/upload]
--
FROM 202.108.199.*
说来说去还是事件本身太过悲伤,不是作文写得好,换个事情用同样的手法写,一个看的人都没有。
把自我感动和对他人的同情转化了。
【 在 Icanread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触动我的恰恰是这平铺直叙的描述,就在这简单的日常生活中就失去了母亲,看得我太难受
: 因为真实,描写的又平淡,做完饭叫他妈吃,然后发现已经没了,真的是平地一声惊雷
--
FROM 202.108.199.*
什么是真正的悲伤,即使用戏谑的手笔写出来的文字一样让人悲伤压抑,比如《活着》。句句都是诙谐幽默,句句都蕴含着深不见底的悲伤压抑。
【 在 Icanread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触动我的恰恰是这平铺直叙的描述,就在这简单的日常生活中就失去了母亲,看得我太难受
: 因为真实,描写的又平淡,做完饭叫他妈吃,然后发现已经没了,真的是平地一声惊雷
--
FROM 202.10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