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东城期末与西海比,是难还是简单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的孩子其实在任何情况下都面临这样的纠结,只不过今年多了一个纠结,本校直升。
我知道就有区重点校排第一,成绩处在小强实验班中上位置,家长考虑到提前学一年,而打算放弃中考。1+3和0.5+3确实精准打击区重点尖子生。
--
FROM 183.241.215.*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习惯落后也不一样,有的是实力到了的落后,还有是实力不到的落后怎么也追不上的苦恼,比如我娃的道法总受到打击,数学是追上了就追上了,道法是追上了也是倒数,打击自信,一边哭一边背
道法现在都是开卷了,熟读就可以了吧。
--
FROM 183.241.215.*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就是了,读不熟,断句磕磕绊绊的,语文还好课文有人朗读,我想弄个啥插件的可以慢速朗读道法给娃听,如果随时不会的给解释就更好了
理解。我现在想,中考小四门就只剩下政治了。孩子政治是不是可以都背诵一下。这样考场上速度能快点,对选择题判断题的理解也能更准确一点。另外,听说中考政治不怎么考初一初二的知识点,是这样吗?
--
修改:davisliuyi FROM 183.241.215.*
FROM 183.241.215.*
【 在 corn2004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是肯思考肯刷题总会有提高的。道法和语文一样都是玄学。我家道法期末57,丝毫不打击自信,人无所谓的。但凡他肯背一句我都敬他是条汉子。。
道法开卷本身就不用背了。加上他语文好,熟读和背熟效果差不多。
--
FROM 183.241.215.*
【 在 corn2004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娃道法57分,简答题扣了13分。。。语文他也不熟读背诵啊,经常因此扣分,一点指望不上。
你们东城道法考得难吧。我儿子道法考得也很差题都没做完。娃妈考前就不停劝他小四门不要花太多功夫,结果成绩出来果然差。娃特别听他妈的话,小学五升六的考试,考前娃妈叮嘱他随便考摆烂也行。娃真摆烂15分的作文题一个字没写。后面还有一次作文考试也是一个字不写。算上小学二年级语文有次看图说话一个字不写,一共三次。第一次:二年级语文老师急眼了给娃妈打电话这孩子是不是脑子有问题,第二次我们急眼了摆烂也不能一个字不写吧,第三次娃妈直接说那次考试题量大班里其他同学也没写。好吧,我坚定接受了娃是语文及作文渣的事实。
--
修改:davisliuyi FROM 183.241.215.*
FROM 183.241.215.*
【 在 corn2004 的大作中提到: 】
: 期末确实高分少,但问答扣13分也太过了。道法不是小四门啊,小四门就真的无所谓了。
我们娃题都没做完,还是写字速度太慢了。娃特别听老师的话,老实说简答题一定要答全了,否则会扣分,少一个字都不行。这话在题量不大的时候,尽量多写点没毛病。但娃这次政治估计是题量稍大时间只有60分钟,他自己还很得意对我说,他做到一道6分题的时候,发现要写的太多,后面还有一道8分题,于是他选择完整地回答了那道8分的题,但因为完整,导致写完最后一个字,也来不及写6分的题了。他认为得8分比6分更好。我对他说,你这是数学思维,解决资源约束下选优的,没毛病。但是,文科的简答题不一定要一个字不拉写完的,只要干条条打准了,大部分分就有了,阐述多点少点看老师心情,当然肯定是字多分高。但你在时间不够情况下,应该把6分和8分的题各自都做到干条条都有了,然后有时间就拼命把干条条补齐了。否则你这样肯定6分题老师想给你手下留情多给分都没有理由,但那道8分题,你写到极致,没准也得扣你1分。两边答案均衡分布一下,是文科答题在资源约束下的最优解。我问他,如果你是判卷老师,你觉得我的建议和你的做法,哪个可能得分高。他想了想,勉强同意我的说法。我说,还是经验不足,以后多考几次就好了。但是,政治简答也好,论述也罢,在干条条差不多情况下,根本没人看你写了啥,原则上,字多的给高分。所以,就要拼命快速写到最后一刻。
--
FROM 183.241.215.*
【 在 nisus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吧
: 很多年前去某4s店路过花园桥那边一个
: 好像叫什么 精华学校
: ...................
北京也会有小孩因为不满意第一年的成绩选择复读。十年前认识一哥们,夫妻分别毕业于人大和传媒大学,家里N套房。孩子第一年没考好,愣是让考了第二年上了央财金融专业。所以很多人说鸡娃不如鸡父母。但现实是很多父母本身很成功了,也不愿孩子去个一般大学。
--
FROM 183.241.215.*
【 在 corn2004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我周围更普遍的做法是送出国。。。
我身边朋友,想把孩子送出国的比例不高。孩子能卷到六小强的家长,目前打算都是卷国内高考。有一个孩子成绩不好读了私立高中,另一个孩子西城某区重点高中国际部计划留学,他弟弟在美国出生,或许能帮助哥哥获得身份。还有两个孩子清华在读,看看这俩孩子本科毕业是否出国留学吧。
总体感觉,出国的含金量不高了。可能你的圈子高知多,海外背景的多,想出国的人多吧。
--
修改:davisliuyi FROM 183.241.215.*
FROM 183.241.215.*
【 在 corn2004 的大作中提到: 】
: 纯粹是我周围父母985孩子学习真不好,复读都没希望考一本的那种。不过现在孩子高考父母一般都70后,赶上好时代,家里资产半个到一个小目标还是挺多的。出国经济压力不会很大,当然现在留学也没啥收益就是了。
90年代初我上大学那时候,出国留学是很受人尊敬的。绝大多数人出国都是新东方卷英语背小红书开始,靠自己申请全奖和半奖出去的。只是专业大多是老美不愿读的生化专业,做苦力为教授卖命获得学位争取获得绿卡。
我青少年时代的梦想之一,就是能到美国大学的图书馆管理员,工作轻松收入高受人尊重,或者就是到美国餐馆洗盘子挣钱也比国内多很多。这些故事激烈着我们70后的青少时代。
可是,往昔不复返了。
--
FROM 183.241.215.*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那时大多是公派留学吧,70初期的还羡慕美国天天吃肉呢
80年代公派的多,90年代开始逐渐就是依靠奖学金留美了。清华当时最牛的学生通常首选出国,能申请到美丽国垃圾专业也能吸引到美丽姑娘陪读。好学校里最耀眼的一定是那批留美的人。
--
FROM 183.2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