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感觉很多提前学的在讨论提前学没意义
学校不学的内容
叫什么提前?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完全不提前学,要课外班干嘛?语数英课外班都是提前的吧!
: 包括音体美课外班,哪个不是提前的?按小学标准,至于课外班吗?
: 没有任何课外班,没有自学提前,来本版只为讨论补课的吗?滞后学才是最合理的?
--
FROM 171.88.166.*
只有英语是大量提前
课外学的那些东西课上还会学
语文就很少了,练习的内容大部分学校也不会教
小奥肯定不叫呀,竞赛肯定不叫呀
学校要学的才是提前
你要学钢琴小提琴网球马术,都不叫提前
学校压根不教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语数英音体美学校都有标准啊,都学。
: 完全相同是不会,小奥校内也不学的,那报名小奥不叫提前?
--
FROM 171.88.166.*
问题是大部分课程的考试难度
是相对较少的知识点堆叠而成的
而不是更多的知识点平铺而来的
学校体系就是一遍遍的往上拔高
你要先学上一层的题才能练下一层
你先学了第一层,那学校学第一层的时候你学第二层?学校学第三层的时候你学第四层?
那就是你觉得学校不好撇开学校单干了吧
【 在 Mars102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最大的问题,考试是选拔性的
: 并不是课本上讲的那点,甚至只会课本上那点内容,及格都难
:
--
FROM 171.88.166.*
大家为什么卷英语的多?
因为实际只是跟上英美小孩的进度
可能还低一点
所以只是加大输入量,跟上英美小孩
不会超出大多数的发展规律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不算超出能力范围内的就叫提前学,目的是想通过提前跑的量跑赢别人。问题是这个能力范围之外的,用什么来衡量,就有异议,在我这儿看来,比如学舞蹈,三四岁幼儿舞蹈,你教跳舞摆摆手,这问题不大,学侧空翻下腰,那就属于提前学,就数学来讲,八岁学微积分,那必须得是提前呀,拿奥数举例子,小学从四五年级学我觉得不算,有多少人这会就不学了,但你要说从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就学,那肯定算啊,现在是从小学就卷,卷到卷不动了为止,丝毫不考虑娃是个人,如果兴趣班都算提前学也没有关系,那为什么有的人提前学就坚持下来了,有的人没坚持下来就要考虑一下自己为什么兴趣班里没能学成一个半专业,现在只能当个大白兔子,带着红眼看别人,如果不是因为功利心在作怪,最终没有达成目标才不会这样呢
--
修改:zyd FROM 171.88.166.*
FROM 171.88.166.*
不太懂你的意思
学英语一般要么跟原版,要么剑桥体系,到初中还没毕业就有高考水平(平均水平的天赋就行),当然要考试还得应考。
然后高中跟着学校刷些题就可以了。单词听力阅读写作水平都超了。
有时间精力的再稍微多学点
没有就算了
反正目标都是140,再往上就还是要靠天赋了。
其他几科130都要看天赋。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不一定所谓的卷英语也脱离不了国内的考试,大多数小学生看不了hinglights有些漫画里的笑话理解不了的
--
修改:zyd FROM 171.88.166.*
FROM 171.88.166.*
你说的如果踏实坚持学,也能达到,依据是什么?
至少我的经验不是。当初在成都七中,我物理能稳定到145以上(高考149)
英语只有135左右,到不了140。
回过来看(考完gre出国后),就是高中学校的不够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意思就是说英语提前学的目的跟数学一样就是想跑赢别人,事实证明大多数也就那水平,不管是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还是应试的角度,140分很高了,如果踏实坚持学也能达到这个水平。要是学也提前学了,卷也卷了,还没达成目标,心里会有极大的落差,看别人轻松达到了你的目标,气都气死了,想想也能理解换做我也吃不下去,酸葡萄都吃饱了。复旦下毒的那个研究生不就是
: 学英语一般要么跟原版,要么剑桥体系,到初中就有高考水平,当然要考试还得应考。
: 然后高中跟着学校刷些题就...
--
FROM 171.88.166.*
你恰恰说明了你的方法很难稳定冲击140呀
外语好的学校基本上都是另外搞一套教材,新概念什么的
只拿高中英语课本和卷子普遍学不好。
我都给你说我已经在省里最好的高中了,校内英语也就那样,班上英语平均也就120左右,还不如物理平均高。那时都是150满分。
外国语学校那种拿另外教材学的,才是大片的140,他们理科总分比我们差的远。
我就是清华的,但是英语起码还有高10分的潜力。
现在回过头来看,学完托福以后对高考水平就是降维打击,那个时候不知道。
现在大家卷娃英语,都是经验之谈。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啥依据,有天赋,上课踏实跟着老师学,平时坚持阅读就差不多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特别的个体,怎么能像螺丝钉一样找出普遍规律的依据呢!不信你问问考考140的每个人答复的都不一样,即使碰巧问到了俩人说一样答案的也不就适合你,就跟你采访清华学子问学习方法一样。
: 至少我的经验不是。当初在成都七中,我物理能稳定到145以上(高考149)...
--
修改:zyd FROM 171.88.166.*
FROM 171.88.166.*
我物理就能稳定140,一二三诊高考平均145。
考一次看不出来,考多次就能看出来了
一个人看不出来,看班级学校均分就能有统计结果了。
上下差5分,5门不也就25分吗
就算再运气不好,如果能在高录取线30分的水平,不就比较稳了
当然当年录取线比现在低不少
学习目标衡量当然是看概率,当然不是一次考试
这是有标准的,学过概率论就该知道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没啥方法啊,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即使有一套统一的规则,每个人的执行力不一样也很难,考试目标可以定140,但是考试这事谁也说不准,清北的考生再考一次也未必是清北。上下差个3-5分的也正常吧,哪有说稳定冲击140的
: 外语好的学校基本上都是另外搞一套教材,新概念什么的
: 只拿高中英语课本和卷子普...
--
修改:zyd FROM 171.88.166.*
FROM 171.8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