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十大那个物理题3我还是没看懂
同样的感觉,装b没装好露破腚了。问题上现在数学也是这德行,什么“新定义”,不就是函数类似的概念么,高年级了自然轻松搞定,一窝蜂搞大量“新定义”题目,很多不伦不类不说,还把检测数学能力的宝贵考试时间当阅读理解占用了不少。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个题目的本意其实就是想让初学者更深刻地理解一下速度这个概念。出题者用了一个ta感觉逼格比较高的叙述模式,结果貌似搞砸了
:
--
FROM 123.113.105.*
咬文嚼字的话,题目还有“由此可知”,“此”不包含牛二的信息,不能得到你的结论。
【 在 zyd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外力也不影响题目呀
: 外力也是速度决定因素
: 速度是由物体本身和外力两个因素决定的
: ...................
--
FROM 123.113.105.*
出题老师就是想装没装好。哪些量是物质的最本质的属性,教科书没有明确定义吧。再者,力学一般是说“物体”而不是“物质”,“物质”放在这里就不合适。
【 在 davisli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不太能理解的是物体本身怎么决定速度。比如密度、温度都能找到物体本身的一些分子、原子之类的东西度量不同物体,但感觉速度是定义出来的,不是物体自己本身的东西。感觉运动属性也是定义出来的。因此定义的东西就不太容易理解。有人能给我讲明白吗?
: 比如物体大小是其固有属性,这个属性决定速度吗?如果物体的固有属性里找不出决定速度的,那明显就是定义之定义,总感觉有些不通畅。当然,那道题的逻辑,只能选C,C更好,如果都不对,AB更不对。
--
FROM 123.113.105.*
高考相对来说严谨很多。说白了,我们从小得到的语文教育缺乏语言逻辑方面的内容,考试倾向也是一味迎合出题老师的意思。
【 在 one23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奇是不是就我们这里都是这样的,各种假设前提都没有植入学生大脑,考试时卷面也不说清各种假设,从而导致学生想多了
--
FROM 123.113.105.*
那你说说题目中哪句话能直接推导出c来。
【 在 zyd 的大作中提到: 】
: 由题推出来是c呀
: 现在说的是由牛顿推出来也是c
: 所以原题目没有问题
: ...................
--
FROM 123.113.105.*
“物质”和“物体”不是一回事吧。
【 在 zyd 的大作中提到: 】
: 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物体的本质属性或者基本运动特征
: 照着套就是速度是物体的本质属性或者基本特征,而不是比值两端的位移和时间决定的。
--
FROM 123.113.105.*
你这个定义题目里没有给出,初中物理书里有么。百度来的?
【 在 zyd 的大作中提到: 】
: 物体:物体则是指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切有形体的物质。
: 物体:物体作为物质的集合体,同样具有物质的基本属性。
:
: ...................
--
FROM 123.11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