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西城大部分初一学校都是考七门,分别提供七门和四门的排名
而且我感觉我们班上不管是七门还是四门,排名变化并不大啊,前5名还是那几个,顶多第二的换到第五。基本都是跟着上课听讲+少量作业,考前没有额外花时间复习(最多课堂上老师带着一起复习)。
最基本的认真听讲+做作业就行吧,反正我和娃灌输的是,等你大学毕业了所有考试要考、刷过的题都忘了,就这些历史地理法律的知识可能还挺有用的,这是作为公民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吧,而且我觉得历史学好了对语文也有帮助吧,比如现在就讲诸子百家之类的。
--
FROM 111.198.60.*
我觉得北京不计入总分这种模式挺好的,让孩子可以没有压力的学习,老师上课讲的也可以适当拓展,而不是紧盯得分点,娃说历史老师上课就是讲段子,听的入迷。回来经常和我们科普各种生物、地理、历史知识。这真是素质教育的样子吧,好多家长从小培养娃学各种琴棋书画,也不考试啊,不也是为了综合素质的提高么,初中的小四门也是未来真正公民素质的一部分。
--
FROM 111.198.60.*
【 在 tsbit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后一句不同意
: 只有通过考试,小四门才能内化,才能成为素质的一部分
: 不考试,就是瞎听听,以后就忘了
: ...................
还真不一定吧,我大部分的文史知识都是成年后自己阅读了解的
--
FROM 111.198.60.*
所以校内考试来说,主要还是是靠课堂的吸收效率,学习好的吸收啥都快
--
FROM 111.198.60.*
就让有兴趣的娃通过课堂吸收获取这些知识,而不是让没有兴趣的娃通过考试分数强制记忆,我通过我的例子就说我学生时代初中倒是考试,不过老师都是扣得分点,毫无趣味而言,得了高分,也不知所云,也记不住啥。还不如现在北京这样不考试,这样老师也可以不紧扣得分点,还是吸引孩子的兴趣,拓展知识面,培养一定的思维。
【 在 tsbi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仅代表你自己
: 大部分成年人是不读书的
--
FROM 111.198.60.*
是因为对那些科目没啥兴趣吗,上课完全不听吧,我家就对各种奇奇怪怪的知识及其感兴趣
【 在 mean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娃变化就很大
: 全科班里十好几名
: 中考科目的话就在前几名
--
FROM 111.19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