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12岁男孩了,需要家长深度参与,改变他的认知过程和路径吗?
真是个大牛蛙啊!可惜了,真游戏成瘾很麻烦!
【 在 pumc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上面的回复,去隔壁翻了翻土,才发现这是隔壁著名的微积分娃.不明白家长当年为什么没去八少试试?
--
FROM 202.160.158.*
楼主家娃初一,而且是年龄趋近8月份偏小的
【 在 ping801231 的大作中提到: 】
: 八少后来锁区了,必须西城学籍或户籍才能报名。我家现在初二,当年是最后一届可以跨区报考的。不知道lz家娃是哪级的,是不是受了这个原因影响没去。
: 而且八少学制少两年,学习进度极快,他家娃这自制力也够呛。
:
--
FROM 202.160.158.*
有点可信度又有所怀疑。
他描绘的手机沉迷症状以及精神状态很真实(我大娃就这样)。
他描绘的数学成绩脉动成长和我家小娃很相似,就是隔段时间跳跃一下,非线性的,我家小娃很清晰地呈现这种进步方式。
不过我依然保持怀疑,没厉害到那种程度,厉害到这种程度大概率更坚定了,可能是比较厉害但遇到阻力而它顾的自我解释。
如果真沉迷电子产品,首要责任肯定是家长。
我家大娃沉迷游戏首先是娃妈奠基,然后由娃姥姥助推完成建设。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个未必有这个厉害
: 我感觉这孩子也未必有多大的问题
: 就是闲的 而且没啥危机感 那就先玩玩
: ...................
--
FROM 202.160.158.*
看着真难受,静待花开?有时花一辈子不开啊!即使开花了,生命过去一半了。
男孩不懂事,懵懂无知的更多,其实我自己就是这样。
我倒是不迷游戏,少年时每天路过文化宫,我就站那儿看别人打街机,因为我从没有过零花钱的。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就是大家上学我也上学,对周围的社会环境变换也非常迟钝,从不思考的,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我非常无知的快乐,学习成绩也很好,朋友很多但全是学渣,学霸不跟我玩,高中进了重点班,没有学渣了,以致于我最初两年都没有朋友,上课常态化走神,成绩下滑,当时是非常孤独的,但心底的快乐依旧,多年后曾经高中的学霸评论我“有点蠢但有点神”...
我一直后知后觉(滞后十几年那种),漫无目的走南闯北游荡社会地混(我有体制内单位的),大龄了没谈过恋爱,后来知道有不少女孩其实喜欢我有的还暗示过,我解读不了完全不知道,奇怪为什么没有女孩子喜欢我呢?
我欣赏不到女孩的美,感觉不到男孩的帅,我的审美和大众不一样,我不照镜子不护肤,几十年后回看年轻时的照片,突然发现“我靠,我年轻时那么帅!”我媳妇比我小不少,大学毕业后被我相貌吸引,我觉得媳妇善良有些豪气(我喜欢)然后我们就初恋了,有意思的是恋爱后,我变得抢手了,有女孩非常大胆地追求我...后来岳父岳母对我说“结婚并不是两个人拼张床过日子”,我当时想“为什么不可以?”,在他们的推动下,我和媳妇还是分手了,分手多久,媳妇就哭了多久,再后来就又一起了。
记得去民政局领证时,媳妇太心急了,以致于脚步跟不上摔倒在地,这成为了我们的历史笑料...
我们真的没房没车没积蓄,借用出租屋的床就成婚了,媳妇除了选择我是非现实的,其实她是一个现实的人,而我全方位脱离现实,傻乐地生活着...结婚后,人生观产生了激烈的冲突,频繁吵架,但几分钟后又好得不行。最初看着冲突吓人,但了解的都不劝,说“就是一对神经病,过会儿就好得不行”
我变得现实是在媳妇怀孕的时候,我突然思考日后的生活了,感觉到极大的责任感,压迫得我喘不过气来,突然责任感就降临了。之后我违背我的性格特征干了一些事,我一个完全不共情别人非常自我的人,竟然很好的协调了各类需求各类性格的人,把一个小概率的事儿干成了,赚了几百万,大娃出生后,我们较早有房有车,过上了小资的生活...代价是我发现我失去了以前那种单纯的快乐!
小娃出生后,我成为了奶爸,后来介入小娃的学习较深,开始切身了解现在的学习竞争氛围,同时反思了当年自己的学习状态,对学习的认知,我到40+才开始端正态度,才发现我曾经和这个社会是不共情的,好在没学坏,否则可能我就是那个昂着头赴刑场的傻帽!
【 在 Spac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分享一个身边的例子。亲戚家孩子。
: 家里管得严,不算聪明但学习一直还跟得上,后来高考还是我给报的志愿,在上海,专业还不错,我自己还为这个志愿挺得意的。
: 他家在北方,没想到这个孩子进了大学以后忽然就放飞自我了,沉迷游戏不能自拔,成绩很糟糕。
: ...................
--
FROM 202.160.158.*
补充一个笑料:岳父岳母做通我媳妇(女朋友)和我分手的思想工作后,他们来和我谈,通知我分手。谈之前,我竟然认为是商谈结婚事宜。岳父岳母全方位否定了我,给了很多暗示,我不接收信息,天真地就以为要“两张床拼一起结婚了”。当直白告诉我之后,那种反差可想而知。当然了,我不在乎他们的决定,知道媳妇也同意了,我就默不作声地离去了...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着真难受,静待花开?有时花一辈子不开啊!即使开花了,生命过去一半了。
: 男孩不懂事,懵懂无知的更多,其实我自己就是这样。
: 我倒是不迷游戏,少年时每天路过文化宫,我就站那儿看别人打街机,因为我从没有过零花钱的。
: ...................
--
FROM 202.160.158.*
我也是在本版看到这个词,我现在依然保持一定的自我度,我触及不到的东西我很少关注,也不会有欲望。
【 在 carrotjenny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完了
: 感觉您是社会化较好的阿斯
: 高智商
: ...................
--
FROM 202.160.158.*
其实我有很强的同情心,我不共情是因为我不想去共情,我觉得没必要。
【 在 carrotjenny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完了
: 感觉您是社会化较好的阿斯
: 高智商
: ...................
--
FROM 202.160.158.*
这方法科学,通过多面分化去解构手机迷恋,策略不错,对家长要求高,费妈费爹
【 在 kathyy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了解牛娃应该怎样管理,只能分享一下我家普娃的管理心得~
: 我家也是初一,也比较沉迷电子产品。青春期娃的特点,就是很难灌输道理。他们只活在当下,很难去真正思考以后的人生;他们也容不得否定,指摘、监督、催促甚至建议,都会被他们视为家长的否定,都会激发各种对抗。所以我们当然也会上管控手段,各种限额限时,但是肯定也不会太严格,更不可能是治本之策~
: 我们主要还是把管理学习和管理电子产品这两件事分开:
: ...................
--
FROM 202.160.158.*
我家大娃是小学5年级进坑的,现在高二都在电子产品沉迷并发症之中,我也由最初的强制管理过渡到舒缓管理,整体是好转但会反复。我现在基本不管了,很间接地向大娃传递底层逻辑,就是“先做人”。但在学习方面积累的差距,还是造成实际杀伤的,现在需要娃自己创造一个正向反馈的契机,从而正式转向学习,对我大娃来说,如果这个暑假转机出现,他还是可以争取一下211的。
你家娃情况不同,我家大娃是处于后期走出并发症重新启动的问题,你家是进坑的前1/3段,你家的学习基础更扎实,采取正确的方式,于初二下学期扭转出坑,我觉得你家娃尤未晚。强制是双刃剑且不彻底,削弱成瘾机制是正解。
【 在 remraf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应该是切实参与过解救沉迷娃,真实践操作过的
: 最后一句也让我添了些信心
:
: ...................
--
FROM 202.160.158.*
一般的事都不会,身体不涉及生死、不涉及不可逆伤害的事对我来说都是“一般的事”,所以基本不会难过着急。
孩子对我的影响权重要大一点,大娃曾经在幼儿园摔骨折,我明显心疼着急了,但很快就没当回事了,可恢复的,吃多大的苦也都会过去的。
而在精神上,我觉得任何外在压力都不应该压垮我们,我是这么向媳妇、孩子传递思想的。
曾经我觉得大娃性子有些敏感,我对大娃说“屈辱无处不在,要接受屈辱,但我们内心是不屈的,其实任何人给不了我们屈辱,即使他狂虐我们,屈辱都是自己给自己的”,这个思想我发过贴,被版友噴得体无完肤。
最初我都是埋怨家人不够坚强,后来有了转变,不埋怨了;对我来说没有太大的事,因为亲人,有了一些,如对我个人来看就更没有了。
我的压力有个阈门,压力值超过某个限度,突然归零,就是撂挑子推倒重来,多大的损失都扛着,本来物质名誉就不能羁绊我。
我对亲人有担心,有感动,但好像不是伤心着急,如果预测到危险而我不能尽快参与会着急,没有时间紧迫性的东西急啥呢?
这是阿斯吗?
【 在 MRS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媳妇孩子或者其他家人伤心不舒服的时候你会难过着急么
--
FROM 202.16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