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有偏差。不单是由谁提出。谁提出来也不会有人信。
但如果第一个指数周期感性认识到了,第二个指数周期却出了个登纳德定律,只要等比例微缩器件尺寸,就可以在指数提高器件密度的同时,轻易等比例提高器件工作频率和其他性能,这就让大家有了共同的产业信念。到了第三个指数周期,就变成有组织的消除指数瓶颈,维系指数式发展了,不但实践成功,而且确证了一套无蓝图渐次生成系统工程方法的有效性。再到第四个指数阶段——后摩尔时代,当然还是这套办法,但是扩展加强了而已。这套系统工程方法的关键,就是依靠三步上篮式的科技精英群体接力实现的。不是激发,是有组织的去攻坚。集成电路领域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和其他产业的产业技术路线图是不一样的。前者只提指数瓶颈,后者先定蓝图,后分解任务,再部署任务。识别了指数发展瓶颈问题,必然要去解决。怎么解决?就是那套无蓝图渐次生成的系统工程方法。当然,他们是不会给你总结好现成的。这是一套尚未被他们系统理论化的方法论。
【 在 vov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嗯我理解了,你想表达摩尔定律这种非自然定律、而是由人(或者某个人)提出产业发展规律,对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目标,尤其是激发了科技精英群体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吧?
--
修改:phoenixhills FROM 125.33.83.*
FROM 125.3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