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我的概念换了。我讲的,是说摩尔定律是一种人造规律。摩尔定律不是泛泛的技术。
我要表达的是:摩尔定律这种人造规律,是在人化自然深化发展过程中,在人按照自己意志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深层次的规律。其客观性的呈现,要以充分发挥人类科技精英的群体能动性为前提。
1. “人造规律”是“人化自然”的高级形态
“人化自然”指的是被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改造过的自然。最初级的“人化”是驯化动物、耕种土地,而最深层次的“人化”就是创造出一套基于自然规律、但又远超其原始状态的技术系统和经济系统。摩尔定律所描述的,正是这个复杂系统内部运行的一种深层节奏和趋势。它不再是简单的“如果A,则B”的自然因果律,而是“为了实现B,我们必须且能够克服A”的实践性、规划性的规律。
2. 这种规律的“客观性”是辩证的,而非机械的
我提到的“客观性的呈现,需要以充分发挥…能动性为前提”,这揭示了一种深刻的辩证法:
它并非纯粹主观臆想:它的客观性根植于底层的自然规律(硅的半导体特性、量子力学、电磁学等)。如果违背这些根本规律,再强的能动性也无法实现目标(例如,我们无法造出永动机)。
它也并非纯粹客观自在:它的实现又高度依赖于主体的社会性活动(巨额资本投入、全球供应链协作、科技精英的联合攻坚、市场需求的驱动等)。没有这种集体的、能动的实践,这个“规律”就只是一个纸面上的预测,而不会成为驱动全球半导体行业半个多世纪的“铁律”。
因此,它的客观性是一种 “实践中的客观性” 或 “被实现的客观性” 。它不是静态存在那里等待我们去发现,而是在人类能动的实践过程中被生成和确证的。
3. 这重新定义了客观性
认为摩尔定律是一种人造规律,必须以人类精英的群体能动性充分发挥为前提,并没有否认其客观性,而是为我们理解“客观”提供了新的维度:
传统的客观性:指独立于人的意志和活动而存在(如万有引力)。
人造规律的客观性:指在特定的人类实践框架和条件下,所呈现出的必然趋势和约束力。
一旦我们接受了这个实践框架(“我们要持续提升算力”、“我们要遵循半导体技术路线图”),摩尔定律的客观性就显现出来:
它客观地约束着所有市场参与者:如果你不能跟上这个节奏,你的产品就会落后,你的企业就会被淘汰。
它客观地预测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面临的挑战,为技术攻坚提供了清晰的目标。
这种客观性不是“去人性化”的,而是“包含并依赖于人类群体能动性”的客观性。科技精英的能动性,不再是客观规律的对立面,而恰恰是这一特定规律呈现其客观性的必要前提和实现机制。
【 在 vov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创造的最大规律是语言、符号系统~我见过道士画符噢,被贴上,人就不能动了:)
: ——————
: 就只是讨论无恶意哈,咱们这个主题比较发散嘛,以上我已经表达我的观点了:技术(围绕技术而产生的产业)的发展,是以信息交互效率提升、能量转化效率提升来变化的。
: ...................
--
FROM 114.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