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哲学和哲学家并不遥远
比如古希腊的一句:认识你自己。 至今仍然有效!
比如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当可用且重要啊!
--
FROM 218.30.113.*
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我觉得。。。你想多了。。。
【 在 hunchback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是得拥有多少版啊
--
FROM 111.197.239.*
是啊,哲学很有趣,有用,离我们很近。
要遵从理性和逻辑,然后,去推演,慢慢形成宏大的叙事,而不是从宏大叙事去猜测。
这样的话,本末倒置。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认识多带劲,生动又有活力
:
--
FROM 218.30.113.*
先不要着急实用主义,先奠定思考的逻辑体系,然后,坚守一些基本的道德底线。
最后,贴近文化,做裁剪,无往而不利。
比如:你要做评职称。
用逻辑攻击对方要害,用逻辑制作牛叉的材料,用逻辑说服评审员;
用哲学文本中的精彩篇章制作ppt,提高演讲能力;
然后,贴近文化,怀柔对手,走进领导,也不丢弃道德底线;
如此。。。你将会一往直前。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倒是觉得,不要为了叙事而宏大。要言不烦,奥卡姆剃刀原则,简单的可能最接近正确。如果是评职称,你的说法可行;如果是用来指导实际,最好简单点。
:
--
修改:chopinsp FROM 218.30.113.*
FROM 218.30.113.*
所以,要具备通识的知识。
当你找到了自己的哲学,剩下的就是:布道。
用阳明的话说,万事成功,良知妙用而已。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要有点基本的底子。
: 但不要绕大圈。老农民讲话,拉弓射箭,你造直绷。
:
--
FROM 218.30.113.*
“不跨域何以创新”,或者说:跨域便宜创新。
单纯一个领域的创新,太难了。数学,理论物理过去的100年,基础理论的创新不多哈。
未来,我相信也会有,只不过比较难。
所以现在好多都去搞交叉学科了。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通识何以通透,不跨域何以创新,不世事洞察何以实践?要做点事,这些都是基本要求。
:
--
FROM 218.30.113.*
那我是想的太简单了。。。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跨域不是投机,跨域需要在多个领域都取得深刻认识,多域融合比单域突破更难,但取得的成果更深刻。
:
--
FROM 218.30.113.*
哪有啥正不正的,有些事,不能说太多,说太多,就被关版了。
我们要慢慢积累认知,影响也许是少数,但是,有一个算一个吧。
会好的,比如基督山伯爵说的:等待和希望。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兄弟整体思想还是很正的
:
--
修改:chopinsp FROM 218.30.113.*
FROM 218.30.113.*
哈哈哈,我赶紧改!
【 在 lucy790 的大作中提到: 】
: 等待和希望是基督山伯爵不
--
FROM 218.30.113.*
百度了一下,觉得,跟哲学和bible关系不大?
你论证一下?
【 在 ibm221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套去国外学校比较合适
: 把Bible 搞透
: 然后就可以拿捏领到
: ...................
--
FROM 218.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