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章亚若:蒋经国的挚爱,1942年离奇死亡
2005年4月3日19时15分,从香港起飞的航班抵达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广西自治区台办和
桂林市台办的领导眼睛盯着机场旅客出口,他们在等一行从台湾来的客人,蒋孝严和他
的家人。
蒋孝严到桂林的目的,是为了给母亲扫墓。
4月4日一大早,蒋孝严携家人来到了位于桂林市郊马鞍山西侧凤凰山下的母亲墓前。蒋
孝严曾几次来过桂林祭奠母亲,可这次的祭奠还有一层特殊含义,他要在母亲坟前替她
还愿,告诉她一个好消息,他和后人已将姓氏由“章”改为“蒋”。
蒋孝严和妻子黄美伦
在完成了一系列的祭奠活动后,蒋孝严掏出身份证,他想让母亲看看自己的新身份,身
份证上赫然写着母亲章亚若,父亲蒋经国。蒋孝严在给母亲念叨改姓归宗的事情时,一
度哽咽,两代人期盼了六十年的事情终于尘埃落定。
蒋孝严首次以蒋家子孙的名义祭奠母亲,在桂林短暂停留后,蒋孝严又携家人拜谒黄帝
陵,最后抵达浙江奉化溪口祭奠了蒋家祖坟,算是真正的认祖归宗。
章亚若在天有灵,泉下有知,也可以有所欣慰。
章亚若出生在江西九江,原名章懋李,父亲章贡涛颇有学识,曾担任过江西遂川县县长
,母亲周锦华是富家小姐,章亚若的外祖父周亮生是九江有名的富商。
章亚若出自书香门第,从小就在父亲的熏陶下,读书练字,在南昌葆灵女中就读时,是
学校里出了名的才女。
章亚若没能冲破包办婚姻的枷锁,1928年十五岁的章亚若在父母的操办下,与大她三岁
的远房表哥唐英刚结婚。唐英刚在江西省监狱任职,亲上加亲的婚姻没让章亚若尝到爱
情的甜蜜,唐英刚不善言谈,不会甜言蜜语,两人的婚后生活缺乏交流,如一潭死水。
章亚若为唐英刚生下两子,长子唐远波、次子唐远辉。
章亚若
章亚若不甘心过着相夫教子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她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考上了江
西省高等法院的文书一职。按照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夫妻二人都是公务员,虽然波澜
不惊却也其乐融融。
如果没有变故,章亚若会以一名普通不被人知的女性身份,淹没在茫茫人海中,沉寂于
历史的尘埃里。
1936年,唐英刚在一次乘船时不慎失足落水,估计他水性不好或压根就不会游泳,唐英
刚呛水引起急性肺炎,最后送医不治身亡。
一边还在憧憬着美好生活,一边却接到丧夫的噩耗,二十三岁的章亚若或许在夜深人静
时辗转反侧,叹世道的不公。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大片国土沦丧,全国军民凝聚力量抵抗侵略者。同一年,在苏联
生活了十二年的蒋经国回到国内。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蒋经国在苏联公开发表声明抨击父亲的反革命行径,他
也曾在《真理报》上发表文章为母亲遭受的家暴鸣不平。
蒋经国回国后,蒋介石安排他回到奉化溪口老家,让他读书反省。父子无隔宿之仇,蒋
介石还是希望好好培养蒋经国,为他积累政治资本,好为日后接班做准备。
1939年,蒋介石接受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的建议,委任蒋经国为江西第四行政区督察
专员,管辖赣南11个县,兼任赣县县长。蒋经国倒是没有官架子,在赣南工作也比较随
和。
南昌会战爆发前,为了躲避硝烟,大批人从南昌跑到赣南,这些人里就有我们前面提到
的章亚若。章亚若毛遂自荐,写信给督察专员公署,娟秀的笔迹和文采让蒋经国大为欣
赏,招录章亚若到公署工作,刚开始她是文书,后来被调到蒋经国身边担任秘书。
蒋经国在赣县的赤珠岭搞了个青年干部训练班,实际上是为了培养一批忠于自己的追随
者。训练班开班后,有人就发现,章亚若出现在了训练班里,和他们一起接受培训。
训练班招生标准是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而章亚若是从南昌葆灵女中毕业,学历只是中
专。和章亚若一起参加培训的公署同事,觉察到了其中的微妙,他们心照不宣,章亚若
之所以能有资格参加,肯定是得到了蒋经国的特批,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其中的事情。
蒋经国1925年去苏联留学,一去就是十二年,在这十二年中他感受了人情冷暖。蒋介石
背叛革命后,蒋经国被贬到西伯利亚当列兵,后来又被安排到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干活。
人生的落差让蒋经国心生苦闷,常常显得愁容满面。在重型机械厂里,蒋经国遇到了小
她六岁的白俄罗斯女孩芬娜,芬娜给了他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身在异国他乡的蒋经国
对于雪中送炭倍感温暖,他和芬娜走在了一起。
1935年蒋经国和芬娜结婚,在他失去了工作后,芬娜更是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1937
年蒋经国和芬娜回国,蒋介石对于儿子领回来一个外国老婆,多少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他给芬娜取了中文名字“蒋方良”。
蒋经国和蒋方良
蒋经国在赣南工作,已经有了长子蒋孝文、女儿蒋孝章,蒋方良和孩子们陪在他的身边
。在外人看来,“太子”家庭幸福,可随着蒋经国和章亚若长时间的工作接触,家庭幸
福演变成了他们两人的幸福。
蒋经国毫不避讳地带章亚若回家,让她教蒋孝文、蒋孝章英文,也可以教授蒋方良中国
传统文化。在蒋方良看来,章亚若是一个长相清秀、颇有才华的中国女性,殊不知章亚
若已经介入到他们的家庭生活。
有一次,蒋方良独自一人到重庆看望蒋介石和宋美龄,身着旗袍、中文流利甚至会说宁
波方言的蒋方良,让公婆眼前一亮,越来越喜欢这个洋媳妇。
在蒋方良去重庆期间,蒋经国和章亚若的关系更进一步,章亚若在蒋经国眼里成了不可
或缺的女人。女人的心是敏感的,这一点全世界通用,两人之间的微妙变化也引起了蒋
方良的关注,家庭的争吵不可避免。
1941年章亚若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喜出望外,她将这一喜讯告诉给了蒋经国,蒋经国则
动身前往重庆,告诉给了父亲,他想为章亚若和腹中的孩子争个名分。
事情完全出乎蒋介石的预料,蒋经国在赣南口口声声要改变社会不良风气,自己却出了
这等丑事,这不成了别人口中的话柄,政治资本上的污点。本身他在赣南政绩就不突出
,还净整幺蛾子。
另外,蒋方良和蒋经国同甘共苦,作为发妻,蒋方良给了他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支持,
让他走出困境。蒋介石虽然东渡日本,骨子里还是个传统的人,他在和宋美龄结婚前,
与毛福梅、姚冶诚、陈洁如都解除了婚约。蒋方良现在深得蒋宋二人的喜欢,如果同意
将章亚若迎入蒋门,对蒋方良来说是不公的。
蒋介石没有把话挑明,以抗战艰难为由拒绝了蒋经国的请求,蒋经国只好悻悻地回到了
赣州。不过蒋介石觉得章亚若待在赣州也不是个办法,他索性让蒋经国送章亚若到广西
桂林,那里是大后方,既可以避人耳目也可以安心养胎。
1942年农历正月十五,广西省立桂林医院的产房内传来婴儿的啼哭声,护士告诉病床上
的章亚若双胞胎健康平安,她咧嘴笑了,两个男孩的降生更是为她增加了进入蒋家大门
的筹码。
蒋孝严、蒋孝慈
身在赣州的蒋经国接到桂林传来的消息,一下子拥有两个纯中国血统的儿子让他喜不自
胜。蒋经国赶赴桂林看望母子三人,旋即又前往重庆,将喜得爱子的消息告诉蒋介石。
蒋介石按照家谱排辈,为双胞胎孙子取名孝严、孝慈。章亚若听说爷爷为两孩子取名,
更是喜上眉梢,名正言顺只是时间问题,在和蒋经国及娘家人商量后,两个孩子跟随母
姓,即章孝严、章孝慈。
转眼半年过去,章亚若在桂林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唯一令她放心不下的还是名分问题
。
1942年8月14日,章亚若在参加了蒋经国好友、广西民政厅厅长邱昌渭的宴会回到家后,
开始上吐下泻,章亚若的身体虚弱,被送到了广西省立桂林医院入院接受治疗。
8月15日,一名王姓医生和护士来到章亚若的病房,说是要为她注射针剂,护士撩起章亚
若胳膊的袖子,将针剂注射到她体内,随即两人快步走出病房。
章亚若妹妹章亚梅的好友桂昌宗,看见章亚若忽然情绪激动,大喊:
哎呀,不好了,我的眼前一片漆黑。
桂昌宗慌忙走出病房,寻找王姓医生和护士,两人已没有了踪影。闻讯赶来的医生发现
章亚若的体温升高,让桂昌宗去买几袋冰块,用来物理降温。等桂昌宗赶回病房时,里
面已经传来了哭声,章亚若死亡。
章亚若
据在场的桂昌宗、桂昌德、章亚梅、章浩若等人的说法,已死亡的章亚若身体呈现出近
乎黑色的深褐色,有很明显的中毒特征。
是谁杀害了章亚若呢?
目前有四种说法:
1.蒋经国派人暗杀了章亚若
2.蒋介石指派戴笠或陈立夫实施了暗杀计划
3.蒋经国的主任秘书黄中美
4.蒋经国的死忠
章亚若初到赣南时,长相清秀,看着像是女学生,让二十九岁的蒋经国眼前一亮,心生
爱慕之情。而章亚若的表现和学生的清纯大相径庭,据章亚若在“青干班”的同学蒋术
回忆,章亚若隐瞒了已有两子的实情,她让唐远波、唐远辉称呼自己为阿姨,像不像现
在短视频里的段子。
章亚若和蒋经国走到一起,多少也有自己的目的性。蒋经国在赣州接到章亚若去世的电
报,失声痛哭,悲痛欲绝,在章亚若去世的一段时间里,蒋经国一直戴着墨镜示人,足
以看出蒋经国对章亚若的真情。1949年,蒋孝严、蒋孝慈在蒋经国的安排下,跟随外婆
周锦华到了台湾,蒋经国派亲信王升暗中接济周锦华和两个孩子。
所以说蒋经国杀害章亚若几乎不可能。
蒋经国从苏联回来,毫无政治资本,蒋介石为了弥补这一缺憾,特意安排蒋经国赴江西
任职,蒋经国提倡改善不良风气,自己却近水楼台先得月,抱得美人归,会成为政敌的
把柄,是政治道路上的减分项,蒋介石的内心对儿子的蠢行为有所反感。
蒋介石按照家谱为两个孙子取名孝严、孝慈,从中国人传统的隔辈亲来看,蒋介石接纳
了两个孙子。但对于章亚若来说,似乎没有那么包容,蒋介石对于章亚若进蒋家大门一
拖再拖,蒋经国无奈,也不能一直催促父亲。
蒋经国和蒋介石
章亚若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她在桂林期间打出了“蒋公馆”的旗号,以“蒋夫人”自
居,和官太太们出入各种公开场合。对于迟迟无法跨进蒋家大门,她对蒋经国多次流露
出抱怨的情绪。
蒋介石耳目众多,对于章亚若的种种高调行为,他了如指掌,不遗余力地为蒋经国铺路
,章亚若到头来成为蒋经国政治上的绊脚石,孙子可以要,儿媳妇另当别论。如果蒋介
石眼里能容下章亚若,迟迟不给她名分又作何解释。
所以说蒋介石指派手下暗杀章亚若的可能性非常大。
黄中美是蒋经国在苏联留学的同学,蒋经国在赣南主政期间,黄中美担任过他的主任秘
书。据蒋经国的机要秘书漆高儒透露,黄中美对他说过章亚若在外面招摇,口口声声说
她是蒋太太,这样会妨碍蒋经国的政治前途,要把她干掉!黄中美杀害章亚若的说法流
传甚广。
漆高儒是蒋经国的秘书,负责文档工作,黄中美是蒋经国的主任秘书,他和蒋经国有同
学友谊,私交甚好,是蒋经国在赣南执政期间的智囊成员。漆高儒在蒋经国身边的地位
,无法和黄中美比较,就算黄中美有杀害章亚若的想法,也不应该跑去和漆高儒商量,
这种事情就自己知道不好吗?
黄中美后来还担任过吉林省盐务局局长,如果黄中美真是杀害章亚若的凶手,蒋经国岂
能饶了他?还会让他掌控一省盐务?蒋经国在退往台湾时,还力邀黄中美前去。
对于黄中美是杀害章亚若的凶手这一说法,蒋孝严极力否认。1949年黄中美留在了大陆
,在上海一所中学教书,直至退休。黄中美曾私下告诉同事,他在赣南和中美合作所期
间,手上没有血债。
黄中美杀害章亚若的可能性极低。
最后一种说法是蒋经国身边的追随者杀害了章亚若,据蒋孝严自己掌握的资料来看,他
比较认同这一观点。
蒋经国是冉冉升起的一颗政治新星,前途无量,他和章亚若这段婚外恋情,加上章亚若
张扬的表现,无异于成为蒋经国前途道路上的羁绊。蒋经国手下的死忠们私底下想要替
他清除障碍,日后跟随“太子”一荣俱荣。
死忠们杀害章亚若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1958年,周锦华告诉两个外孙,他们的母亲是章亚若,而父亲是台湾高不可攀的蒋经国
,两人简直不敢相信外婆的话,既震惊又欣喜。因为他们从小就被告诉,父母是章浩若
夫妇,章浩若是章亚若的弟弟。
蒋孝严、蒋孝慈兄弟俩曾多次赴大陆为母亲扫墓,1996年蒋孝慈病故,临终前他身份证
上的名字还是章孝慈,他也没能带全家去奉化溪口老家祭祖,完成一辈子的心愿。
蒋孝严祭拜母亲
冤冤相报何时了,蒋孝严已经不再去追究到底谁是杀害母亲的凶手,蒋家第二代也只剩
下他和同父异母的姐姐蒋孝章在世。
--
FROM 14.155.114.*
1941年,章亚若在桂林生下章孝严、章孝慈一对双胞胎儿子后,离奇死亡。其时,孩子仅六个月。这件不为人知的谜案一直有多种传说。
国民党CC系首领陈立夫
陈立夫掌控中统特务期间,制造了许多谜案,其中指使中统特务秘密毒死蒋经国的情人章亚若,就是一件不为人知的谜案。
此事先得从蒋经国的婚姻和到赣南任职说起。
蒋经国1925年10月25日去前苏联留学,后进入列宁格勒红军军政学校学习。毕业之后,蒋进入列宁大学(原中山大学)任中国学生的指导助理,过了一段又去电厂工作,不久又去西伯利亚矿务公司、斯夫洛斯克乌拉尔重型机械厂任技师、副厂长。
大约在1926年冬,蒋经国曾与在苏学习的冯玉祥将军的女儿冯弗能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因思想分歧较大,感情破裂。
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期间,蒋经国结识了该厂女工法伊娜。法伊娜出生在叶卡捷琳堡,她刚出生,父母双双去世,由其姐将她抚养成人。法伊娜的姐姐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上班,因此,法伊娜还未成年就跟着姐姐到厂里工作。
法伊娜在工厂干了几年,她们车间突然来了一个叫尼古拉的中国小伙子。法伊娜的天真活泼,热情大方,很快引起尼古拉的注意。两人产生了恋情。在交往中,尼古拉不得不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法伊娜:他的中国名字叫蒋经国,其父系中国元首蒋介石。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两人如胶似漆。1935年3月,他们正式结婚。1935年,蒋经国有了长子艾力克(即蒋孝文),随后又生女儿蒋孝章。
1937年4月,蒋经国偕俄国妻子法伊娜及两个孩子回到浙江奉化老家住了三天,在溪口与法伊娜补办了一个婚礼。
此后,蒋介石给儿媳法伊娜起了一个中文名字蒋方良,给长孙取名蒋孝文,给长孙女取名蒋孝章。
应该说,蒋经国与蒋方良系自由恋爱,两人关系也甚好。但是,蒋经国到江西赣南任职后,却又爱上了另一名女子章亚若。后来蒋介石动了杀念,将章亚若秘密处死。根据近年披露出来的史料,害死章亚若的幕后黑手,就是陈立夫。
章亚若,江西万安县人,生于1913年,其父读书人,后成为南昌城内颇有名气的职业律师。据章孝严说,章亚若父母一共生了11个子女,章亚若排行第三。
章亚若肌肤较白,聪明活泼,能歌善舞。进入南昌女中后,其天才日渐显露。各门功课均好,国文尤其优秀,写诗作画,朗诵歌唱,无一不能,成为公认的校花。
遗憾的是,章的母亲周锦华受旧思想的影响,早早将她许配给其表兄、南昌高等法院法官唐英刚。1928年冬,15岁的章亚若与唐英刚结婚,生了儿子唐远波和唐远辉。因性格不合,两人感情并不是很好。章少女时代读书的南昌女中,系教会所办,老师大多是外国人,这些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西方新思潮,还有的老师极力主张女性解放,走向社会,张扬个性。章亚若受他们的影响甚大。她婚后,仍经常外出与其他男人跳舞、聚会、看电影、唱新戏。唐英刚对章亚若的行为难以接受,这样,夫妻之间的裂痕愈来愈深。1936年的一天,唐英刚与章亚若发生争吵后,在极度痛苦中自杀。唐英刚一死,年轻的章亚若丢下两个儿子回到了娘家。
20世纪30年代末,日军打到江西,章亚若的父母带着全家迁到江西南部重镇——赣州市。
章家人口较多,每天开支甚大。为了生活,章亚若的母亲便动员儿女们各显神通,自谋职业。章亚若只有23岁,加上有文化,人又漂亮,便主动向赣南的头面人物蒋经国写了一封求职信。
过了两天,蒋经国收到了章亚若的信。他看过之后,感觉此女年纪虽轻,却文笔流畅,语句动人,便将信交给赣南行政专员公署秘书徐君虎处理,并嘱徐约她见见面。
见面后,徐君虎感觉此女面貌出众,口才也甚好,只是穿戴过于新潮,恐不适合做党政军机关的工作。岂料,蒋经国也好色,他断定章是个才女,他对徐君虎说:“将这个女子先安排到公署图书馆做整理书报的事情吧。”
这是章亚若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她表现十分卖力。那时,日机经常飞到赣州上空轰炸,为了抢救受伤群众,日机每次轰炸过后,赣州各机关、团体都要出人出力救助受伤的百姓。每次救援,章亚若均奋不顾身,不遗余力。
章亚若的表现,受到城内官员、百姓的称赞,也受到蒋经国的表扬。善抓机会的章亚若,也乘机与蒋经国相识了。
由于章亚若表现抢眼,蒋经国将她调到自己主持的“三青团江西支部训练班”学习。
在干训班学习期间,章亚若与蒋经国朝夕相处,时间一长,两人渐渐有了感情。蒋经国决定将她调到赣南专员公署,担任他的专职秘书。远在重庆的蒋方良,对此毫不知情。立夫不满
没过多久,此消息传到了蒋介石、陈立夫的耳朵里。
对儿子的婚外情,蒋介石起先并未太重视,因为他过去也风流过,蒋经国风华正茂,出现这样的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陈立夫对这件事就有不同看法,原因有二:其一,蒋经国当年去赣南,是他提的建议。1937年,他受蒋介石的委托去看了蒋经国,并作过一天的长谈。他向蒋经国灌输了反共思想,通过长谈,陈立夫觉得蒋经国思想敏锐,颇有能力,如果放弃共产主义主张,是可担大任的人才。为了将蒋经国培养成国民党人才,由他出面与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商谈,将蒋经国派到赣南担任一个时期的地方官。他的建议,得到蒋介石的赞同。因此,蒋经国在赣南的表现,他格外关注,出了问题,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帮其改正。其二,蒋经国系国家元首的儿子,蒋家人的言行,即使是私事,对社会、国家均有影响,对蒋介石的形象也会有影响,对只身从苏联到中国来老老实实做媳妇的蒋方良来说,也不公平。
此外,陈立夫在政治上虽然歪门邪道,心狠手毒,在男女关系方面却又相当规矩。他的妻子孙禄卿在这方面也似乎很干净。他对国民党高官中操守不好、道德败坏者十分痛恨。当年,徐恩曾、戴笠在外寻花问柳,他极痛恨,并对他俩进行过严厉的批评。所以,他听到蒋经国在赣南闹出婚外情的事来,十分不悦。
后来,他听说蒋经国不避嫌在赣南公开把情人带着参加公务活动,又听说章亚若已向蒋经国提出要求,要名正言顺地娶她为妻,感到事态严重了,他害怕共产党知道了利用此事攻击、丑化国民党和蒋介石。
一天,他利用向蒋介石汇报工作的机会,将蒋经国与章亚若的事向老蒋作了汇报,并谈了自己的想法。蒋介石听了,也颇为不快。他当即告诉陈立夫,他准备好好跟蒋经国谈谈,要蒋经国果断地与章亚若一刀两断。
蒋介石还特嘱陈立夫,此事一定不能让蒋方良知道。
此后,蒋经国回重庆看望父母和妻儿时,蒋介石真的与蒋经国谈了话。蒋经国表面答应了父亲,心里却舍不得章亚若,返回赣州后,仍和章亚若形影不离。
到了1940年底,章亚若怀孕了。
那时,人们的封建观念极重,女人婚外情怀小孩是见不得人的。章亚若对此却不这样看,她要设法将孩子生下来。在亲友们的陪同下,章亚若到广西桂林待产。
当时,蒋经国之所以要章亚若到颇远的桂林去,主要是避嫌。另一个原因就是桂林的一家省立医院,有一位很有名的妇产科医生叫李瑞麟。
章亚若到桂林去后,蒋经国还经常去看望。每次去,他都对有孕在身的章亚若关怀备至,章亚若对他也情意绵绵。
赵天楫先生曾发表文章《长安东路》,谈到蒋经国与蒋方良的婚姻问题,据蒋经国在赣南的部下漆高如说,蒋方良是个好女人,但她中文太差,不懂中国传统、风俗,既不能相夫,也不会教子,在赣南参加妇女活动时,显得有些呆笨,常常手足无措。而章亚若在这些方面,比蒋方良就强多了。
遗憾的是,蒋、章两人的交往,名不正言不顺。1941年5月2日,章亚若终于在桂林医院产下了一对双胞胎男婴。据章孝严1995年在台北的自述,他们兄弟系早产儿,母亲生他们时,他们只有6个多月。因为生下来太小,其母便给他们兄弟取了“大毛”、“小毛”的小名,意思就是“大猫”、“小猫”。
蒋经国得到消息,高兴万分,马上赶到桂林去看望。
蒋经国在桂林呆了两天,将章亚若及双胞胎儿子安排好后,又到赣南去了。此后,蒋经国每隔一段时间,就到桂林去看看章亚若及其双胞胎儿子。
章亚若在桂林生下两子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重庆。
从心里讲,蒋介石对蒋经国与章亚若非婚生子,很不高兴,但听说是一对双胞胎儿子,他又觉得甚好,毕竟是蒋家的骨肉。
过了一段时间,章亚若考虑两个儿子出世是件很大的事,要名正言顺地成为蒋家的人。而要正名,首先必须使她与蒋经国的关系明朗。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对蒋经国谈了自己的想法。对章亚若提的这个问题,蒋经国不敢答应。一方面,他心里确实爱她,另一方面,章亚若要的名分,他又实在难以满足。
1941年秋,章亚若在桂林生孩子的消息在赣南传开,而且议论纷纷,在背后都说他有一中一外两个老婆。密令除章
赣南的舆论和章亚若的要求,不久又传到了重庆,蒋介石甚为不悦。
为儿子不受舆论之苦,也为了儿子的前途,蒋介石决定将儿子调回重庆。对远在桂林的章亚若,蒋介石则萌生了一个极其毒辣的计划——杀死。只有这样,这场风波才能彻底平息。
谁去处理这件事呢?蒋介石想来想去,觉得最好是交给陈立夫去办。
一天,蒋介石将陈立夫召到上清寺的官邸。陈立夫听了,满口答应。蒋介石之所以将此事交给陈立夫处理,一来陈立夫与他最贴心,二来陈立夫搞特务工作有十多年,既有经验,又有心计。
陈立夫从蒋介石那里出来后,立即召来中统特务头子顾建中,密谋了秘密处死章亚若的方案。其方法和步骤是:派两名特务到桂林用重金买通省立医院的医生或护士,利用给章打针的机会,将毒药倒入针剂中,将章毒死。
1941年11月,两名特务到达桂林。他们侦察了章亚若的所有情况,包括住地、经常去的地方、接触的人等。然后,收买了该院内科一姓王的医生。
一天,章亚若的一个友人请客,请章出席。章本不愿参加,后来怕别人有意见,便丢下两个小孩去了。由于都是熟人,大家在桌上边吃边谈,边谈边吃,一晃就是两三个小时。
不知何因,章亚若回家时,突然头痛胸闷,上吐下泻,亲友们见状,连夜将她送往省立医院救治。经过一阵抢救,章亚若有所好转。
就在这时,医院的王医生突然出现了。他走进章亚若的病房说:“晚上还要给章亚若打一针。”到了晚上,王医生来到章的病房打针。他先给章亚若注射右手,觉得不方便,然后再打左手,这一针顺利地扎了进去。针抽出不一会儿,章亚若感到揪心似的难受,大叫了一声“哎哟……”
喊声一停,章亚若就不省人事,闭上了眼睛,手脚挣扎一阵后,就再也不能动了。
医院的医生、护士都来了,经全力抢救,仍无济于事,医院给她诊断的结果是“血中毒”。至于血是怎么中毒的,医生们无法知道。
章亚若一死,执行任务的特务立即电告了顾建中,顾建中马上报告了陈立夫。陈立夫得知此案做得天衣无缝,十分高兴。他认为,他为蒋介石解了一个大忧,也巧妙地维护了蒋氏父子的形象。
事后,陈立夫将此事直接告诉了蒋经国,并且说是遵照其父的意思做的,旨在维护他的形象,使他将来有个好前途。
蒋经国得到此消息,心中十分苦痛。据日本著名学者小谷豪冶郎1990年4月在台湾出版的《蒋经国先生传》中说,蒋经国对章亚若感情很深,他得知章亚若的死讯时,哭过好几场,眼睛哭肿了,为了掩饰,他还特地叫人去买了一副黑眼镜戴上。
那时,蒋经国心里知道章亚若死得不明不白,但又没有办法。后来,章亚若的两个儿子被其外祖母和阿姨章亚梅带回江西万安县,由章亚梅抚养。日本人占领万安,他们又逃到贵州铜仁县。两年之后,他们又回到南昌,住南昌井头巷,一直住到1949年。
过去,大陆一些写蒋氏父子的书一谈到章亚若之死时,都说是戴笠的军统特务毒死的,很少有人想到此事与陈立夫有关。
直到2004年,逃往台湾的国民党老特工、保密局退役少将谷正文在接受《华声》周刊记者访问时,才公开向社会说出:“蒋经国的情人章亚若,是蒋介石陈立夫下令中统谋杀的。”
这里还需提一笔的是,2006年1月26日,已改回蒋姓的蒋孝严在台湾《中国时报》上撰文爆料说,母亲当年在桂林被害,是其父的部下所为,而且连他们兄弟也想除掉。笔者看过此文后,认为蒋的说法不太可信。因为,涉及到蒋经国情人、儿子生命攸关的问题,没有蒋介石、陈立夫这类人下令,一般人是不敢去干的。
【 在 PlayerUnkwn (’s Battlegrounds) 的大作中提到: 】
: 2005年4月3日19时15分,从香港起飞的航班抵达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广西自治区台办和
: 桂林市台办的领导眼睛盯着机场旅客出口,他们在等一行从台湾来的客人,蒋孝严和他
: 的家人。
: ...................
--
修改:PlayerUnkwn FROM 14.155.114.*
FROM 14.155.114.*
人生可如蚁而美如神
【 在 PlayerUnkwn 的大作中提到: 】
: 2005年4月3日19时15分,从香港起飞的航班抵达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广西自治区台办和
: 桂林市台办的领导眼睛盯着机场旅客出口,他们在等一行从台湾来的客人,蒋孝严和他
: 的家人。
: ...................
--
FROM 112.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