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多少人从地产全身而退,保住了资产的?
我觉得你忽略了这个“房产”给“家庭孩子等等带来的幸福感舒适度安全感”。
这部分价值怎么衡量呢?比如去旅行度假,住五星酒店或者超五星,淡季一天也要花800-2000左右,别说旺季了。家人孩子会说还不如家里住的房子(当然房子也分好坏这里指还不错的,差的也应该比连锁酒店要好一些)舒适。
房子如果很好(比如金茂的五恒系统比如万科中海绿城等等新房横厅超宽面宽加露台等等),品质到位物业服务一流,相当于每天都住在五星级酒店里。
虽然可能最近几年降了一些,但享受到了房子带来的幸福感也需要折算成钱。功过相抵。
综上,有钱即便明知道会降价,还是买个自己喜欢的大房子享受吧。热爱生活。没钱就先攒钱吧。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netbug8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里没讨论资产保全,只是说资产缩水
:
: 如果一直在买卖,赚的钱全放到房子里了,经过近三年下跌,基本减值3成了。
:
: 当然有人说自己住无所谓,但这也是自我心理安慰。
: 跌了就是跌了,1000万的变成700万,300万就这样消失了。
--
FROM 223.72.66.*
为啥要支撑?
房子这东西本身也会变老变旧变破败。东西差了价格下跌很正常。产品力最强的几年可能下降幅度不大。但凡过了产品力强的阶段就是个过时的玩具。降价也是很正常的事。
再来说“享受到底值几何?”,在这座城市工作生活买这座城市的房是基础享受,在这个片区工作生活买这个片区是更高一层享受。在这个片区工作生活买这个片区最好的住宅在住的层面是最高一级的享受。
享受肯定也分“价格”。不否认在北京工作享受生活“价格”高很多。但自己可以有选择城市的权利,并不是非北京不可。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happy1985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享受的东西多了
:
: 如果把享受的程度都定个价 北京的房价显然太高了
:
: 只有房价不断上涨 房子具有金融保值属性 北京的房价才有支撑
--
FROM 223.72.66.*
怎么说呢,但凡谈“性价比”,只有在钱捉襟见肘时会出现,买A就买不了B,买B就要舍弃A的情况下。
我的意思是先攒够钱把A与B都买了。不谈什么性价比。如果没攒够就接着攒……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happy1985 的大作中提到: 】
: 享受不具有独特性
:
: 能享受的事情多了 互相是可以比较的
:
: 可以这方面差一点 其它方面更奢侈一点 这里就有性价比的问题
--
FROM 223.72.66.*
我觉得吧,还是与能力相匹配吧。
挣得多自然可以欲望高一些,但如果能力一般……那可选择的也只能是一般的吧,你说呢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happy1985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要这么说 你和你讨论的全国也没几个了
:
: 其实我一直觉得做飞机太痛苦了 想买个私人飞机
:
: 度假来说私人游艇也是必须要选择的
:
: 而且上班太烦了 我想不上班 不上班其实也是一种享受 要不要考虑性价比??
:
: 等我把这些都拥有了 再在这灌水?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