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2025/3/12新房网签125库存76688二手房网签858
以后再也抢不到房价首付比这么高的房子了
【 在 okdw 的大作中提到: 】
: 赶紧抢,迟了上不了车了
--
FROM 114.252.106.*
小爆
【 在 llzao 的大作中提到: 】
: 爆发了啊
--
FROM 114.252.106.*
随风飘摇,顺势而为,主观意识要向千变万化的客观事实靠拢
【 在 Mosobamboo 的大作中提到: 】
: 楼主到底是空军还是多军。
: 我一直以为楼主是非常中立的数据dang。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5 Pro」
--
FROM 114.252.106.*
看看房走走手续,一年就过了。之前好多人准备额外五年社保的资格,都打算到年限就买,但一年社保后反而都不敢买了
【 在 kinglet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这话说的
--
FROM 114.252.106.*
俩会刚说更大力度止跌回稳,4月大会有希望
【 在 benbenzh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万八千套稳了,930政策后6个月中5个月超过1.6万套,确实猛,目测三个月内不会出政策了,要出也是630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XS Max」
--
FROM 114.252.106.*
不能脱离存量看成交量。 同样工作日网签800,对存量880万套的北京和存量440万套的深圳是两个含义
【 在 ucanwfnh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逻辑有问题,销售是否火爆为啥要看存量?而不是成交量?之前买的没有多少打算卖的,这跟股票不同。
--
FROM 114.252.106.*
2000万人口对应的15000是需求,而存量从690增加至880是供给。相当于需求量不变,供给量增加,结果是什么?
【 在 asdccy 的大作中提到: 】
: 供应端来看,房子肯定是越来越多。
: 但需求端看,人口没变化的情况下,荣枯线也不会变。
: 以前2000万人15000是荣枯线,现在2000万人,15000还是荣枯线。
: ...................
--
FROM 114.252.106.*
成交量下降是因为不愿意降价卖,还是因为不愿意加价买?
实际情况是潜在购买力放大了5倍,价格打了七折,而仍然成交低迷,从930峰值连续14周跌回930前夜,这能解释成惜售?
房价普遍回升5%-10%?这明显不是事实,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有类似数据,涨价个例可能存在,但也存在大量跌破930的个例
链家公布的小区价格跟挂牌价和成交价都无法对应,不确定是什么算法,而且更别提价格走势图了。
当然各种数据和作图的最终目标是无限接近真实价格,这是未来的方向
【 在 ucanwfn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不正好说明有房的惜售吗?否则这么宽松条件下,应该抛售砸盘啊!房价应该一路走低啊!实际的情况是,从去年七八月阶段性底部以来,房价已经普遍回升了5%-10%了,你不能罔顾事实,也没必要对后续妄加猜测。真有精力,不是弄个笼统数据,可弄个爬虫数据,精细化到每个小区价格走势图,看看有多少涨了,就一目了然了。
--
FROM 114.252.106.*
市场的枯荣线,不是交易人数的枯荣线,也不是五环内的枯荣线
腰斩从郊区扩围到城区,从老破小扩围到次新,不管是哪里的新增供给,都因为供过于求而打断了近大新的置换链条。而新房再卖出就是二手房,也就是传说中的次新。想想2017年的五年一百五十万套计划,光喊喊口号就砸碎了五环外的房价,让317成了千年大顶
【 在 asdccy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数不变的情况下,这个成交量已经超过荣枯线了。
: 供给多表面看是选择多。但其实并没有。大部分交易还是二手房。新增的供给地段差,销量差,只是做分母罢了。
--
FROM 114.252.106.*
近大新的置换链条,包含五环外,都是分母。2017年至今五环内新房越来越多,以后城市更新也是城区为主
【 在 asdccy 的大作中提到: 】
: 五环外供应无限量,所以跟五环内不可同日而语。新房多的地方不能买,销量也确实啊咋滴,都是分母
--
FROM 114.25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