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一直关注房的感受,不要单纯的看房价
好房源无硬伤的本来就是稀缺的,三环二环内的次新盘本来就很少,就是本地土地性质和产权所决定的。
一个小区里,同楼层,高低,邻居,临街采光通风,噪音等都有差异。
只有真正住进去才知道。好的房源是不出房的,真正的都小区内部消化了。楼主看的1000多万的房产,差10万20万其实就是1%左右的正常价格波动,你买蔬菜水果正常价格波动还3-5%呢,好坏品质。没必要因小失大
【 在 djfu 的大作中提到: 】
: 近一年多因为换房,一直在关注一些区域的小区和户型
: 一直重点看海淀的房子,比如海淀车公庄西机械院,水科院,翠微路等小区和户型,还有西城德外和东城朝内和外交部宿舍等几个小区。
: 房价还算稳定可谈,买卖都比较从容,整体上确实下降了,有的高有的低,但最主要的问题是好户型、位置和小区都不出房了,大半年都是这个情况,有点抓狂和不淡定。
: ...................
--
FROM 36.110.107.*
30-50达不溜的波动,都是属于正常的摩擦成本,现在也就是对你的保护,但真正市场需求起来的时候,有合适的时候,也得大气一点,不要挑折价的瑕疵品,如果你是自住,并且考虑未来好流通的角度
这种低频大件消费,尤其又是信息不对称,很多时候,你只能通过价格信号去识别东西好坏。真正好的的东西,卖家一般不愿意降价出。你住进去才发现,隔壁邻居很吵闹,或者顶楼有个小屁孩,或者什么通风采光噪音等瑕疵,都很正常。
只能说充分交易的市场上是一分钱一分货。
【 在 djf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能同意更多!
: 预算够的上的所谓好房子其实就那么多,虽然也是老破小,但城里小区横七竖八的、破破烂烂的,看了相对好点的,就很难再将就了
: 我看中的小区之一,前几年根本不出房,顶楼和底楼都是很抢手,一出房看房子的呼呼的,这两年连续出了几套,搞的中介都很纳闷,基本上是岁数大的不想爬楼,有2个是给孩子兑钱的
: ...................
--
FROM 36.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