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十年抛售套现路,落棋无悔。
会更在乎吗,资产5个亿,房产8000万,年收入2000万,和资产3000万,房产市值2800,贷款200万,年收入25万,谁更在意呢?这是我身边真实存在的两个人,一个人家做企业,另一个外地留京,靠爹妈当年支持一点一点倒腾房挣下的
【 在 NeoL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对啊,而且这很正常啊。谁不在乎钱呢:发自「快看水母 于 iPhone 15 Pro Max」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4.253.39.*
暴涨光荣但是炫富可耻
--
FROM 223.160.144.*
牛逼,比大土豆还牛逼
【 在 LexLexis 的大作中提到: 】
: 2013年,在同事+领导的裹挟下,心不甘情不愿的本金200+贷款180上了一套四环的老破大。当时的心理活动(自住两套已经够了,父母那里还有两套)。结果
2016年,翻倍,除去贷款净爆赚180万。
突然赚到了钱,就开始冷静的思考整体房地产市场了,发现这玩意,学区属性赚的最多,最快,然后16年操作卖了父母的一套,加上手里的500万斥巨资怒入德胜一套,月坛一套(老破大和老破中),贷款了将近一千,妥妥的大房奴,为了还每月5万多的月供,过着很苦逼的日子(两套房租金小两万,每月问父母借一万,自己掏腰包还两万,手里生活费不到5k)
这一撑就撑了3年,一直到19年夏天,月坛的那套老破中被同事的朋友看中了,翻倍买,毫不犹豫的出了,赚了800多,感觉缓过来了,日子开始美滋滋了。也对房地产有了本质的认识,本质就是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只不过是炒作的链条太多了,太容易忽悠人了。(至于买了学区的到底学习咋样?只能说-一般般咯)卖了月坛的房子后,第一时间就把德胜的老破大挂出去了(其实19年已经有各种动向和趋势预示了最后的大收割结束了,只不过99.99%的人没有意识到)结果19年底疫情来了,这一下只好乖乖的听国家话做好防护,但是账里躺了小两千万,心里一点也不慌。这就到了20年,那一年有几个看房的,由于我价格稍高一些,所以没有谈妥,印象最深的是一对刚有孩子的夫妇,想降价50全款拿下,我了解了他们的工作后也劝了一下他们别贸然入手,现在经济形势不明朗的,但是从他们的不解的表情和眼神中可以感觉到(怎么会有房东阻止他们买房呢)他俩悻悻然的离开了绿中介。但我感觉做了件好事。21年,出货了,赚了差不多小一千。22年-24年的市场,大家也都懂的,不再赘述了,出货了后也没怎么再关注这个市场了,现在手持三千多存银行足够了,听闻了很多被套的悲惨故事,一声叹息。
--
FROM 123.125.76.*
大土豆现在被套死了吧。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Alafaint 的大作中提到: 】
: 牛逼,比大土豆还牛逼
--
FROM 39.144.240.*
兄弟,我觉得3000放银行不妥,建议2000 - 2500放银行或者靠谱债基,500 - 1000 股基
我也是高位套现了几套房子,目前也不打算投资北京房产,
但一直存银行还是觉得不妥。
【 在 LexLexis 的大作中提到: 】
: 2013年,在同事+领导的裹挟下,心不甘情不愿的本金200+贷款180上了一套四环的老破大。当时的心理活动(自住两套已经够了,父母那里还有两套)。结果
2016年,翻倍,除去贷款净爆赚180万。
突然赚到了钱,就开始冷静的思考整体房地产市场了,发现这玩意,学区属性赚的最多,最快,然后16年操作卖了父母的一套,加上手里的500万斥巨资怒入德胜一套,月坛一套(老破大和老破中),贷款了将近一千,妥妥的大房奴,为了还每月5万多的月供,过着很苦逼的日子(两套房租金小两万,每月问父母借一万,自己掏腰包还两万,手里生活费不到5k)
这一撑就撑了3年,一直到19年夏天,月坛的那套老破中被同事的朋友看中了,翻倍买,毫不犹豫的出了,赚了800多,感觉缓过来了,日子开始美滋滋了。也对房地产有了本质的认识,本质就是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只不过是炒作的链条太多了,太容易忽悠人了。(至于买了学区的到底学习咋样?只能说-一般般咯)卖了月坛的房子后,第一时间就把德胜的老破大挂出去了(其实19年已经有各种动向和趋势预示了最后的大收割结束了,只不过99.99%的人没有意识到)结果19年底疫情来了,这一下只好乖乖的听国家话做好防护,但是账里躺了小两千万,心里一点也不慌。这就到了20年,那一年有几个看房的,由于我价格稍高一些,所以没有谈妥,印象最深的是一对刚有孩子的夫妇,想降价50全款拿下,我了解了他们的工作后也劝了一下他们别贸然入手,现在经济形势不明朗的,但是从他们的不解的表情和眼神中可以感觉到(怎么会有房东阻止他们买房呢)他俩悻悻然的离开了绿中介。但我感觉做了件好事。21年,出货了,赚了差不多小一千。22年-24年的市场,大家也都懂的,不再赘述了,出货了后也没怎么再关注这个市场了,现在手持三千多存银行足够了,听闻了很多被套的悲惨故事,一声叹息。
--
FROM 221.221.164.*
主要是存银行最安全,最稳妥,现在也没什么好的手段。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iyfd 的大作中提到: 】
: 兄弟,我觉得3000放银行不妥,建议2000 - 2500放银行或者靠谱债基,500 - 1000 股基
: 我也是高位套现了几套房子,目前也不打算投资北京房产,
: 但一直存银行还是觉得不妥。
--
FROM 39.144.240.*
估计有好大哥要带你发财
【 在 LexLexis 的大作中提到: 】
: 2013年,在同事+领导的裹挟下,心不甘情不愿的本金200+贷款180上了一套四环的老破大。当时的心理活动(自住两套已经够了,父母那里还有两套)。结果
2016年,翻倍,除去贷款净爆赚180万。
突然赚到了钱,就开始冷静的思考整体房地产市场了,发现这玩意,学区属性赚的最多,最快,然后16年操作卖了父母的一套,加上手里的500万斥巨资怒入德胜一套,月坛一套(老破大和老破中),贷款了将近一千,妥妥的大房奴,为了还每月5万多的月供,过着很苦逼的日子(两套房租金小两万,每月问父母借一万,自己掏腰包还两万,手里生活费不到5k)
这一撑就撑了3年,一直到19年夏天,月坛的那套老破中被同事的朋友看中了,翻倍买,毫不犹豫的出了,赚了800多,感觉缓过来了,日子开始美滋滋了。也对房地产有了本质的认识,本质就是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只不过是炒作的链条太多了,太容易忽悠人了。(至于买了学区的到底学习咋样?只能说-一般般咯)卖了月坛的房子后,第一时间就把德胜的老破大挂出去了(其实19年已经有各种动向和趋势预示了最后的大收割结束了,只不过99.99%的人没有意识到)结果19年底疫情来了,这一下只好乖乖的听国家话做好防护,但是账里躺了小两千万,心里一点也不慌。这就到了20年,那一年有几个看房的,由于我价格稍高一些,所以没有谈妥,印象最深的是一对刚有孩子的夫妇,想降价50全款拿下,我了解了他们的工作后也劝了一下他们别贸然入手,现在经济形势不明朗的,但是从他们的不解的表情和眼神中可以感觉到(怎么会有房东阻止他们买房呢)他俩悻悻然的离开了绿中介。但我感觉做了件好事。21年,出货了,赚了差不多小一千。22年-24年的市场,大家也都懂的,不再赘述了,出货了后也没怎么再关注这个市场了,现在手持三千多存银行足够了,听闻了很多被套的悲惨故事,一声叹息。
--
FROM 123.118.151.*
太牛了,我就是后悔的其中一员,早卖早套现就好了
--
FROM 60.27.136.*
现在及时止损还来得及。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bbc02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牛了,我就是后悔的其中一员,早卖早套现就好了
:
: --
:
--
FROM 39.144.240.*
打负分的统统都是被套的蠢货。
--
FROM 112.3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