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怎么完善房地产税制啊?
用中央债置换地方债,少薅地方羊毛。
【 在 cmkylin 的大作中提到: 】
: 7月22日,财z部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2024年上半年,全g税收收入94080亿元,同比下降5.6%。
: 土地出让收入依然持续下滑状态。财z部数据显示,g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5263亿元,同比下降18.3%。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为2779亿元,同比下降10.9%;土地增值税为3074亿元,同比下降4.3%。
:
: ...................
--
FROM 119.3.118.*
当然要了,没有飞机大炮,光有钱就是肥肉。但是这个不是完全从卖地的收入来。
【 在 departyment 的大作中提到: 】
: 宗央:我不要万带万路?不要大舰飞船?不要新三样?
--
FROM 119.3.118.*
看看三中决定,里面有很多阐述。房地产并不是放在财税章节,而是民生保障章节。
【 在 cmkylin 的大作中提到: 】
: 7月22日,财z部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2024年上半年,全g税收收入94080亿元,同比下降5.6%。
: 土地出让收入依然持续下滑状态。财z部数据显示,g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5263亿元,同比下降18.3%。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为2779亿元,同比下降10.9%;土地增值税为3074亿元,同比下降4.3%。
:
: ...................
--
FROM 119.3.118.*
涉及到房地产的原文如下:
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zd,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充分赋予各城市正负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
【 在 cmkyli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房地产税收制度怎么完善啊?
:
--
FROM 119.3.118.*
关键字限制太厉害了,要看全文才能知道里面的含义。决定认为房地产是民生保障,要满足的是工薪阶层的刚性住房需求。什么叫刚性?就是有地方住,但是不是那么好,没有房屋产权。再强调下,住是刚需,拥有房屋产权不是。
那么,怎么做呢?那就是把权利下放给各地正负。将以前的全国性限制政策去掉,各地自己决定如何调控。各地可以给富人造豪宅,但是要收高额的交易税,不是持有税。中产富裕阶层买改善房。工薪层福利房兜底。
最后一句: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这句话前面是句号。是对新形势下的房地产税收的完善,主导方肯定也是各地正负。
那么各地正负会怎么进行完善呢?当年zy找各地试点房地产税。当年传闻厦门是试点,厦门正负第一时间辟谣。北京也被传言,结果北京副市长第一时间辟谣。最后zy向各地问谁原因试点,一个都没有愿意加入。现在的上海和重庆住宅房地产税也是名存实亡。由此可见一斑。
【 在 ashzs 的大作中提到: 】
: 涉及到房地产的原文如下:
: 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zd,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充分赋予各城市正负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
:
: ...................
--
FROM 119.3.118.*
收税是有成本的,而且是有关联影响的。
可以看下许善达在中国金融50人论坛上对房地产税的详细阐述。我在这里节选一些。
首先,法理不通。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对土地公有的房屋收增值税。只有一个例外:香港。但是香港房地产税叫差饷,是为jc筹集资金的钱。
法理不通,renda交回gwy。
其次,各地试点。gwy就进行试点,让各地自己出政策,然后看试点结论。结果各地都不愿意参与。其实很好理解。如果苏州房地产税很高,杭州较低,苏州的富人就会倾向于卖出苏州房产去杭州购房。当时举例了营改增试点,大家都是积极参与的。
最后,税收导致的社会成本过高。当时举例是农业税征收。
可以去看看许善达的视频。
【 在 InnocentGre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子税收年年下滑,没法执行
: 不收持有税,本质就是不收资产税,大一统后这样搞的朝代都完蛋得很快
--
FROM 119.3.118.*
飞机大炮是对付入侵的外族和其仆从(汉奸)的。这些装备不是我的,是我纳税给国家,国家添置的。
【 在 departyment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苦一苦地方了,地方就苦一苦百姓了,然后你的飞机大炮就用来对付百姓了。
--
FROM 223.72.73.*
法理在中国没用是怎么得出结论的?你是从业者?没有依据的话慎重说。经济学家的屁股又是哪一出?
一个税收的开始是有人提案,然后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政策,选试点,推广。之所以借鉴其它国家就是为了出现问题有应对的手段,十多亿人口的大国出一个全新的政策是要冒多大的风险。换位思考,你是房地产zc制定者,你怎么开展工作?!详细说下。我们也在论坛上复盘下。
【 在 InnocentGrey 的大作中提到: 】
: 法理这个在中国没用,完全不用考虑。经济学家都有自己的屁股,但你抛开各种表象,其实根源就是谁出钱这个问题,就这么简单。
: 具体的说,就是向谁收税来补出让金下滑这个缺。
: 过去都是靠新入城人口来出这笔钱,未来新入城人口骤减,靠他们是收不上来钱了。
: ...................
--
FROM 223.72.73.*
想多了。试点权利给各地,各地不接,为什么?你如果是一方父母官,你会如何抉择?收税是你发一纸通告,大家就统统来纳税么?如果有人漏缴你如何治理。有人抗缴你如何治理?扣除征缴成本你的收益是不是合适?
而且你在你的一亩三分地上征税,周边地区会和你一样这样征么?别的地方不会减税或者干脆不收的背刺你么?看看北京各区吸引企业的政策。
【 在 CC2CC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有把房产税收了,民生才有保障啊,所以在民生这章节里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DHM00」
--
FROM 223.72.73.*
30年以上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是负责飞机大炮的。
【 在 InnocentGrey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简单的,行政juliu这个东西,就打破了任何国家的法理,你看有人说啥没。
: 中国的特点是看实质而不看形式,务实行政。
: 现状就是多了一个巨大的税收缺口,要从现在的人群里找人来承担。这个时间还很紧急。
: ...................
--
FROM 22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