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户口的码农不多吧?
这个id是个老破小护法,天天在板上做梦原地重建,跌多了有点不正常考试怪码农不去给她接盘
【 在 H2QQ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逗了,体制内大把二本三本的,码农大多数211、985,光学历就能吸引一大批女的,不要说他们的经济实力了。他们念书时就是佼佼者,即使暂时失业,能力也在那,学啥也都一下子就能学会,再找工作也根本不成问题。码农在体制内女孩的择偶里不要太抢手了。另外35岁确实把体制内很多人一辈子的钱赚了,北京大厂年薪+股权150万多的是,体制内30万还是高的,一年就你5年,5年就你25年,退休了;人家工资高养老保险交的多,最后养老金也不比体制内的差。一直叫他们码农码农,真他们是民工了。事实上,他们念书时就很厉害,工作了一样拉开和普通人的距离。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3.104.40.*
正确的假设,才能有正确的分析方向。
班上文科生太多,一点分析能力都没有。
码农都有哪些?然后再分析这些码农是不是能拿到户口,然后再说和房价的关系。
码农一般在体制外。
40+的码农,一般来京较早,20年前有北京户口的不少,即使当年没拿到户口,积分落户是这批人的首选。这些人参加工作早,财务状况较好,基本都有了自住房,他们主要关注的是改善住房和学区房。北五环外上地、清河、西北旺和永丰是他们的选择。
30-40岁的码农,这批人比较惨。红利有些人吃到了,但是也经历了房价的飞涨。这批人分层很严重。能力强的,在大厂担任中层或者有自己的事业,这批人的需求和40+的类似。能力或者机遇差的,基本快要离开了,因为相比苟在北京看不到希望,老家或二线城市更有发展的空间,而且孩子也大了,等不下去了。这些人购房需求基本没有。
25-30岁的。这个要看原生家庭成色。很多30左右的博士基本都能拿到京户,看看人社局每期公示的名单,名校理工科博士一直都是北京欢迎的人才,户口窗口期一直为他们打开着。但是购房,基本要依靠家庭的首付支持。原生家庭支持力度大,可以一步到位,西北望永丰很多博士在购房。如果学历不给力,原生家庭也一般,基本就是在京几年游,逐渐都会离京。
如果本身没有户口就会关注另一半是不是有这个资源。体制内是好,但是待遇一般,码农虽然辛苦,待遇相对高些。码农家庭很多选择体制内稳定+体制外赚钱这个策略,所以不能单看码农自己的户口。
【 在 strikerlw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北五环高房价是不是没有延续性?
: 发自「今日水木 on MI 9」
--
FROM 114.254.0.*
这话说的有点难听了
你是啥行业的,应该不算个屁
【 在 kbswkj 的大作中提到: 】
: 体制内女人首选码农?
: 这是跑出来搞笑呢吗?
: 北京资源多了去了,码农算个屁……
: ...................
--
FROM 103.85.174.*
在官老爷眼里大家都是P-民,可是没有那么像楼主码农把自己那么当回事
【 在 daiwei4287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话说的有点难听了
: 你是啥行业的,应该不算个屁
:
--
FROM 221.192.178.*
分析的靠谱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ashzs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确的假设,才能有正确的分析方向。
:
: 班上文科生太多,一点分析能力都没有。
:
: 码农都有哪些?然后再分析这些码农是不是能拿到户口,然后再说和房价的关系。
:
: 码农一般在体制外。
:
: 40+的码农,一般来京较早,20年前有北京户口的不少,即使当年没拿到户口,积分落户是这批人的首选。这些人参加工作早,财务状况较好,基本都有了自住房,他们主要关注的是改善住房和学区房。北五环外上地、清河、西北旺和永丰是他们的选择。
:
: 30-40岁的码农,这批人比较惨。红利有些人吃到了,但是也经历了房价的飞涨。这批人分层很严重。能力强的,在大厂担任中层或者有自己的事业,这批人的需求和40+的类似。能力或者机遇差的,基本快要离开了,因为相比苟在北京看不到希望,老家或二线城市更有发展的空间,而且孩子也大了,等不下去了。这些人购房需求基本没有。
:
: 25-30岁的。这个要看原生家庭成色。很多30左右的博士基本都能拿到京户,看看人社局每期公示的名单,名校理工科博士一直都是北京欢迎的人才,户口窗口期一直为他们打开着。但是购房,基本要依靠家庭的首付支持。原生家庭支持力度大,可以一步到位,西北望永丰很多博士在购房。如果学历不给力,原生家庭也一般,基本就是在京几年游,逐渐都会离京。
:
: 如果本身没有户口就会关注另一半是不是有这个资源。体制内是好,但是待遇一般,码农虽然辛苦,待遇相对高些。码农家庭很多选择体制内稳定+体制外赚钱这个策略,所以不能单看码农自己的户口。
--
FROM 117.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