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的一直是多与少,不是有没有
谈喜剧,就要捋清楚“笑果”的来源
美国喜剧绝大部分的梗还是来自人的本能,这是引人发笑的一大根源。它也是最通俗、最本能的一类。但这个部分国内限于政策没法copy
“笑果”的另一来源是逻辑错配,也就是误解造成的笑点。但这种需要观众动点脑子,且耐受性很容易提高,国产《我爱我家》《家有儿女》就属于这一类。这些国产(原创)喜剧看一遍还行,第二遍基本就耐受了
从商业化看,这类创作成本(设计桥段)显然高于本能类,受众却偏窄且容易耐受。所以国产喜剧算不上好的题材
这个问题从电影中更容易看出来。尽管国产喜剧电影最受欢迎,但创作中加入的喜剧因素却大多肤浅,多数要靠方言、出糗等直观化、本能化的形式展现。需要观众具备较高知识储备,或者需要捋逻辑的笑话则非常鲜见
【 在 ffuukk 的大作中提到: 】
: 喜剧也没有zz不正确啊
: 以前《我爱我家》《家有儿女》也是喜剧,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会成为主流
--
FROM 211.10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