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反复重复书里的设定:修道是一个不断接近大道的过程,
元神寄托虚空大道是这个过程的必须步骤,不管是普通修士还是道祖。
普通修士元神寄托大道,才有四劫五衰,大部分都是大道反噬,根子来源就是
寄托虚空大道的那一丝元神。普通修士应付劫衰十分吃力。
道祖修相反大道,也是同样的过程,不然怎么接近大道?同样要元神寄托大道,
合道时同样需要本性融入大道。
【 在 zenzeus (zenzeus) 的大作中提到: 】
: 元神寄托大道那是金仙之前吧,合相反道种应该是另一种过程,记得成就半步金仙时,那一丝元神已经发生变化了,没道理金仙第三步还重复这个过程
: 一个佐证例子是娥皇已经离合生死不远,如果是还需要元神寄托,跟生死道祖能相互感应,那生死道祖转没转世,在哪,娥皇都知道了
所以我说这是灭运这本书关于修相反大道的 bug。有道祖的大道,不可能让相反
道祖寄托了元神还茫然不知。
如果说道祖修相反大道不需要元神寄托相反大道,但是这又跟“修道是一个不断
接近大道的过程”的修道基础理论相互矛盾。
道祖已经很有优势了,合道失败也不会陨落,四劫和前四衰都可以无视,也就只
剩下大道拷问这一关了,而且道祖知道道心之衰是什么东西。
毕竟修道基础理论是不断接近大道,这一点上,普通修士和道祖是平等的。普通
修士修炼的时候怎么接近大道的,道祖也得怎么接近大道,而且因为相反大道的缘故,
道祖接近相反大道应该比普通修士艰难的多。
说道祖修相反大道不需要寄托元神的,不妨根据书里的修道基础理论推导一下,
看看道祖怎么才能接近相反大道。总不能直接拿本性去蹭吧?那暴露的更快。
总之这就是个书里设定的 bug,跟修道基础理论自相矛盾,需要打一些补丁。
作者在首次合道前设定的各种关卡有知见障这样类似吞尾蛇的性质,弓拉的太满,
导致在二次合道的时候会出现不能自洽的问题。
--
FROM 58.4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