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把我随口提到的白鹿原当标杆,认为我是普及名著,那就太狭隘了。这好坏的选择,自然会有标准,一般阅读可以先通过目录了解大概,再试读一段看作者文笔,这些都可以用来当作筛选的判断依据。
2.理不辨不明,其实我也想看到,跟我不同看法的人,会是怎么一个想法,这正面提到问题,就可以正面回答。这动辄就认为我在“教化”,有对立情绪,不时用“我们”来抱团,引用名人的言论当是正确,这些其实都是没有什么交流的价值,看了没法引起思考。
3.其实我说的,也是对我自己想法和逻辑的梳理,这很多时候,辩论,跟人交流,也是一种动力,能让自己的想法更明晰,有条理。--- 当然,不是对情节的互动,而是观念上的互动交流。
好玩,轻松,有意思,其实都是主观的感受,有时过了一个坎,可能想法观念就改变了。沉迷事物其实并不是什么大缺陷,不同人不同阶段都可能存在,关键是适时反思反省,知好坏,这样才能不断改变。别的不说,这开口就要言之有物,有自己的想法。
【 在 Shaoluos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你说的很有道理,还是有营养的小说好。不过看书其实也需要互动才有意思,网文就有这个好处,有时候评论什么的也挺好玩的。要不是因为这个,你也不会来网文版使劲普及名著对不 。。
:
--
修改:preposition FROM 113.46.169.*
FROM 113.4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