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看网小学知识
他说得好像没错,锅包肉本来就不是东北家常菜。我家是东北老户,从来没做过锅包肉,在亲戚朋友家做客,也从来没见过有人做锅包肉。不知道为啥。
另外一个类似的菜是拔丝土豆的,也从来不见家常菜里。这两个也就是在坐席的时候出现。还有一个地三鲜,印象里本地东北人也不常吃。餐馆的菜,和家常菜,抑或是爱吃的菜,两回事。我觉得就是为了凑数,比方说坐席要弄十个菜,但东北的菜原料太单一,尤其冬天没啥蔬菜,总不能同样的菜整两盘子上来吧,所以只能换点花式。
【 在 littlemeal 的大作中提到: 】
: 放拓麻屁,锅包肉在东北小饭馆二十年前就遍地都是。你们都什么毛病?热爱自己总结自己狗屁不通的事?
--
FROM 136.226.229.*
应该是你,活在你想象的世界里。
就好像老美,以为中餐就是扬州炒饭,酸辣汤,芥兰牛,左宗鸡。殊不知华人自己才不吃这些破玩意呢。
【 在 finalca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能扯了
: 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
--
FROM 136.226.229.*
锅包肉需要多复杂的厨艺?其实整个东北菜都不咋上档次,就是因为做起来相对简单。
反正我们东北人自己去馆子点菜,基本上都不点锅包肉这种。第一并不怎么好吃。第二知道他就是一个凑数用的,我们东北人管这个叫垫菜。
外地人吃个新鲜,觉得地三鲜,锅包肉就是东北菜的代表了,就跟老美以为中餐就是扬州炒饭,酸辣汤,芥兰牛,左宗鸡,其实满拧。俺们宁可吃西餐,都不吃这些美式中餐。
【 在 finalca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你们不会做,需要厨艺
--
FROM 136.226.229.*
你说的有道理。其实家常菜可能是最难做的菜。非家常菜,厨师胡乱做,食客也吃不出啥差别,反而没啥问题。而家常菜做法虽然简单,但是大家天天吃,一点点味道差别都能吃出来,所以其实最考验厨艺水平。
锅包肉火起来据说来源于当年俄国人。老外喜欢甜酸这个口味(就好比美国的中餐馆都是左宗鸡,酸辣汤)这种,所以锅包肉这种甜酸正好击中了俄国人,于是每顿必点,然后火了。
另外,美国中餐的芥兰牛还是什么,也有包上面粉扔到锅里炸上一道的工序。所以锅包肉其实跟海外中餐某些方面异曲同工。
总之,我认为甜酸大致上不是东北人的主流口味。东北冬天至少要吃半年以上的酸菜,吃得太多了到最后大家听到酸菜两个字都直接冒酸水。其次,东北人并不太喜欢甜食,我刚去上海,发现上海无论炒什么菜都要拼命往里放糖,炒西红柿,炒茄子全都是甜的,非常不习惯。
【 在 aicao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锅包肉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上下限差别非常大。猪肉钝粉条,地三鲜,尖椒干豆腐,油豆角倒是技术不高。
--
FROM 136.226.229.*
酸菜不知道是谁的发明。它的做法是把白菜在热水里焯一遍,主要是杀菌,然后放上盐,扔到酸菜缸里,码的一层又一层,再压上石头,发酵,可以保持很长时间不腐烂。
但是酸菜可能不如朝鲜泡菜。朝鲜泡菜会放上些苹果之类的,这些维生素C可以抑制亚硝酸盐的生成。另外朝鲜泡菜是生吃的,这样酸菜里面残存的那部分维生素C不会彻底破坏掉。
【 在 minotaurk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有道理。其实家常菜可能是最难做的菜。非家常菜,厨师胡乱做,食客也吃不出啥差别,反而没啥问题。而家常菜做法虽然简单,但是大家天天吃,一点点味道差别都能吃出来,所以其实最考验厨艺水平。
: 锅包肉火起来据说来源于当年俄国人。老外喜欢甜酸这个口味(就好比美国的中餐馆都是左宗鸡,酸辣汤)这种,所以锅包肉这种甜酸正好击中了俄国人,于是每顿必点,然后火了。
: 另外,美国中餐的芥兰牛还是什么,也有包上面粉扔到锅里炸上一道的工序。所以锅包肉其实跟海外中餐某些方面异曲同工。
: ...................
--
FROM 136.22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