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求推新宋、天行健级别的小说
天行健 有后续 《地火明夷》
类似新宋的有 《执宰天下》
另外《枭臣》也不错
【 在 lifeisbo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书荒难耐,求推荐。
--
FROM 116.227.172.*
要以自己的独立思想去思考历史问题居然需要通过看一部虚拟的小说来树立?
【 在 Q15890948519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太史公史记尽管为一代正史之楷模,但究根结底,岂不也为一家之言!其实,窃明真正震撼我的并不是书中的新建观点,而是其促使了我要以自己的独立思想去思考历史问题,而不再单纯地让自己的思想屈从于传统史学观点,或者盲目信任历史教科书,总而言之,唤醒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意识。个人认为,对于窃明一书,也没必要认为其不值一提,与其争论书中观点对错,倒不如探讨一下这类书出现的地位及意义。个人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及其功能的日益健全,历史著述也迎来了个性化写史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不必再受传统史学观点的束缚,也不必再将历史教科书的观点奉为圭臬,针对历史问题,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的对与错,本身并不重要,可贵的在于:当人们开始独立思考历史问题的那一刻,人的个体价值就已在此刻开始体现,而不再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如鲁迅笔下盲信愚昧的小民)。所以,当认为窃明一书不足一提的那一刻,就已经忽视了此书的价值,更无所谓的“翻案”一说。望再深思之
--
FROM 114.255.230.*
说的太好了,本就应该百家争鸣。
【 在 Q15890948519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太史公史记尽管为一代正史之楷模,但究根结底,岂不也为一家之言!其实,窃明真正震撼我的并不是书中的新建观点,而是其促使了我要以自己的独立思想去思考历史问题,而不再单纯地让自己的思想屈从于传统史学观点,或者盲目信任历史教科书,总而言之,唤醒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意识。个人认为,对于窃明一书,也没必要认为其不值一提,与其争论书中观点对错,倒不如探讨一下这类书出现的地位及意义。个人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及其功能的日益健全,历史著述也迎来了个性化写史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不必再受传统史学观点的束缚,也不必再将历史教科书的观点奉为圭臬,针对历史问题,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的对与错,本身并不重要,可贵的在于:当人们开始独立思考历史问题的那一刻,人的个体价值就已在此刻开始体现,而不再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如鲁迅笔下盲信愚昧的小民)。所以,当认为窃明一书不足一提的那一刻,就已经忽视了此书的价值,更无所谓的“翻案”一说。望再深思之
--
FROM 82.23.106.*
宰执
【 在 bsxf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行健 有后续 《地火明夷》
: 类似新宋的有 《执宰天下》
: 另外《枭臣》也不错
--
FROM 82.23.106.*
知秋那几个都挺适合你
--
FROM 221.223.197.*
赞
【 在 Q15890948519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太史公史记尽管为一代正史之楷模,但究根结底,岂不也为一家之言!其实,窃明真正震撼我的并不是书中的新建观点,而是其促使了我要以自己的独立思想去思考历史问题,而不再单纯地让自己的思想屈从于传统史学观点,或者盲目信任历史教科书,总而言之,唤醒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意识。个人认为,对于窃明一书,也没必要认为其不值一提,与其争论书中观点对错,倒不如探讨一下这类书出现的地位及意义。个人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及其功能的日益健全,历史著述也迎来了个性化写史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不必再受传统史学观点的束缚,也不必再将历史教科书的观点奉为圭臬,针对历史问题,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的对与错,本身并不重要,可贵的在于:当人们开始独立思考历史问题的那一刻,人的个体价值就已在此刻开始体现,而不再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如鲁迅笔下盲信愚昧的小民)。所以,当认为窃明一书不足一提的那一刻,就已经忽视了此书的价值,更无所谓的“翻案”一说。望再深思之
--
修改:naifen FROM 59.109.216.*
FROM 59.109.216.*
你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
居然看一部虚拟的小说就能树立以自己的独立思想去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 在 zhenniub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以自己的独立思想去思考历史问题居然需要通过看一部虚拟的小说来树立?
--
FROM 120.245.112.*
大赞
【 在 longswor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
: 居然看一部虚拟的小说就能树立以自己的独立思想去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
--
FROM 59.109.216.*
?
【 在 Q15890948519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太史公史记尽管为一代正史之楷模,但究根结底,岂不也为一家之言!其实,窃明真正震撼我的并不是书中的新建观点,而是其促使了我要以自己的独立思想去思考历史问题,而不再单纯地让自己的思想屈从于传统史学观点,或者盲目信任历史教科书,总而言之,唤醒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意识。个人认为,对于窃明一书,也没必要认为其不值一提,与其争论书中观点对错,倒不如探讨一下这类书出现的地位及意义。个人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及其功能的日益健全,历史著述也迎来了个性化写史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不必再受传统史学观点的束缚,也不必再将历史教科书的观点奉为圭臬,针对历史问题,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的对与错,本身并不重要,可贵的在于:当人们开始独立思考历史问题的那一刻,人的个体价值就已在此刻开始体现,而不再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如鲁迅笔下盲信愚昧的小民)。所以,当认为窃明一书不足一提的那一刻,就已经忽视了此书的价值,更无所谓的“翻案”一说。望再深思之
--
FROM 120.24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