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很多挺莫言的,其实并没有看过莫言的作品
莫言的书是20多年前,上大学时读的。后续新书不做评价。红高粱是国内长篇里的佳作。丰乳肥臀则明显是赶稿子凑出来的。愤怒的蒜苔看了,没有看太明白,莫言因为这篇小说被一个县得政府集体diss。其他忘了。现在回想起来,莫言得小说语言不华丽,但是情节天马行空,出人意表,值得一读。至今仍记得红高粱中剥人皮和丰乳肥臀中描述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时,一个饥饿日久得女人,吃豆饼撑死时的描述。
他所描述的事情,对于我这种农村出来的70后,大多能从长辈的口口相传中,得到印证,莫言只是用了更加夸张的描述。
比如村里人得记忆:60年后,有了收成,过年村里发面粉。吃饺子时,每个村都有人撑死,就一碗饺子,肠子薄得承受不住。
--
FROM 124.64.121.*
【 在 lengjings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那只听说过吃豆腐渣消化不了撑死的,还真没听说过吃饺子撑死的。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饺子,而且面食也没那么难消化。还每个村都有,搞的好像调查记录过了似的。我还记得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呢,结果一查老教材,啪啪打脸。
上辈人说的,我这记忆力还行。背书”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不怪书,怪人。
饿上几年,不死。农村说法叫“饿清了肠子”;每天处于饥饿状态,肠子就没了弹性。突然吃顿饱饭,会有危险的。
--
FROM 124.64.121.*
讲个我记忆里的,可以不信呐;不是zhandouyingxiong,但也是出生入死的jiefangjun,暂称其为老王。只记得说,他们打地主围子,晚上摸进去,因为个子矮,他是最后一个;翻墙进入的tongzhi突然说“中埋伏了”。然后枪声大作,就活下来老王一个。
刚解放时,没任何待遇,流落到我们村,讨不到媳妇,村里光棍好几个呢,排不上他。
“挨饿”那两年村里光棍都讨上了媳妇。那两年村里也没有粮食,但是有“can子”(一种野草种子),村子是穷乡僻壤的偏僻之地,本就是逃荒要饭聚落而成,荒野遍布成了救命之地。
娶得媳妇是"东南上来的",具体是哪不可考。老王还是轮不上,这时村里又来了逃荒的女人,只想讨个活路,有口饭吃。
老王看上了托人说媒,奈何矮小,其貌不扬。遭拒。
村中有张姓青年,个高白净;于是老王请托张姓青年,张姓青年去说媒,女子应允,谎以媒妁之言;待洞房之日,入老王之阁。待女人发现,晚矣。
女子后育有2子1女,大儿子白净高挑。另两个有些潦草。
老王后来能领到津贴,开始几块钱,后搬回原籍,几年后他大儿子晚上潜回村偷牛,偷羊,被抓。
老王如果能活到现在,至少要上万了吧。
--
FROM 124.64.121.*
无语了,写了些陈年旧事,居然也是敏感啊。算了。人都有眼,有脑子,会读书,会看事情。
--
FROM 124.64.121.*
岁月不是无痕,而是纵横交错;不能因为人为画了条线。后面的疮疤就装看不见。爱这个国家,好多东西都要直面。
--
FROM 124.6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