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磕头是大清遗礼,有辱千年礼制!
三国就有跪拜啊
更早也有
【 在 dididong (didid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清会典》记载:大朝,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礼,其他朝仪亦如之。这是清朝的规矩,大臣在行三跪九叩之礼后也不会有坐,陈奏或听皇帝宣旨也只能站立,以示对皇帝的敬重。由此记载可见清朝的大臣必须对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的,而且在朝上也不能坐着商议家国大事,只能站立,多辛苦!
:
: 《明史·礼志》的记载:凡百官于御前侍坐,有官奏事,必起立。奏毕,复坐。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得出,明朝的王公大臣在朝上与皇帝商议朝政的时候无须行三跪九叩之礼,而且还有座位,坐着讨论朝政就显得轻松多了。
:
--
FROM 222.129.2.*
自在就是骗人的
卑躬屈膝谄媚权贵强装笑颜不比磕头恶心多了
对老板对客户对上级如果磕头能解决问题
排队等着磕
【 在 tiancaikang (Shichangfenhua) 的大作中提到: 】
: 越古老越落后的地方旧风俗习惯就越多。
: 他们大多不去思考罢了,沿袭下来,现代其实没有人觉得磕头更显得尊重更正式更庄严,反而站着握握手、注视对方眼神、能做到认真倾听对方说话,不比磕个头更显得尊重,根本不在于形式。
: 现代人更注重尊严、自尊心更强、越大的城市磕头得越少。
: 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的人就活得更自在一些了。
--
FROM 120.245.123.*
00后喜欢去寺庙磕头的越来越多了
我心想
其实去跪拜神仙
不如给疼爱自己的祖父母磕了
【 在 tiancaikang (Shichangfenhua)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这说辞正说明了“磕头”这事根本不是内心想去做的。也完全不代表更尊重
: 而是被习俗、别人的口舌、旧时规矩等等这些“逼着做的”。
: 00后10后年轻人真的越来越活自己,这种旧时的没意义的风俗会慢慢退出历史的:)
: 遵从内心、活自己更重要
--
FROM 120.245.123.*
世人所做之事大多有所求
磕头是少有不求感恩的行为
比如遇到救命恩人
如何报答
先磕一头
【 在 tiancaikang (Shichangfenhua)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这说辞正说明了“磕头”这事根本不是内心想去做的。也完全不代表更尊重
: 而是被习俗、别人的口舌、旧时规矩等等这些“逼着做的”。
: 00后10后年轻人真的越来越活自己,这种旧时的没意义的风俗会慢慢退出历史的:)
: 遵从内心、活自己更重要
--
FROM 120.245.123.*
你不要自己加戏
没见过要挟磕头的
你找个帖子哪个是被逼的呢?
【 在 tiancaikang (Shichangfenhua) 的大作中提到: 】
: 偷换概念了。
: 您看看版上所有这些磕头的有人是拜谢救命之恩吗?全都是村里老一辈一年可能也就见一面的长辈。和自己可能根本没一毛钱关系。只是辈分在那里。被父母长辈要挟要磕头。
: 你要说有这么大的恩情于自己,别说磕头了,再给100万都正常。堪比没血缘的再生父母,做什么事都不过分。
: 【 在 sohumm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20.245.123.*
你一个要挟的都没见过
凭癔想灌水吗?
【 在 tiancaikang (Shichangfenhu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用问别人,就回家问问自己家孩子。
: 您家孩子出于“本心”愿意给连见都没见过几面的村里长辈磕头吗(尤其生活在大城市根本没有磕头习俗回老家的家庭)?
: 当然您作为母亲措辞中稍微强硬一些,那孩子哪里敢不听?但凡你们两作为朋友平等关系看看他还愿不愿意?
: 都是旧时的风俗罢了。
--
FROM 120.245.123.*
那必须四大名著一定要读的
知道什么情况磕头必须了解啊
【 在 tiancaikang (Shichangfenhua)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吧。您说啥都对。
: 继续让您的后代延续好吧。
: 没人拦着。
: 【 在 sohumm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20.245.123.*
大清不吃饭吗?
你现在吃饭干什么
你别吃了
【 在 tiancaikang (Shichangfenhua) 的大作中提到: 】
: 妹子,大清早亡了好吧?
: 旧时的风俗习惯和现代很多都已经格格不入了。
: 不能一成不变吧
: 【 在 sohumm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20.24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