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姜文儿子取名“姜次郎”被质疑“亲日”,姜文:没事多读书
姜文的大女儿名字叫做“一郎”,而其余两个儿子分别取名“太郎、次郎”。这样的名字听起来让人不禁想到日本,因为在日本文化中,这些名字非常常见。然而,姜文明确表示,这些名字并非来自于日本,而是具有中国古代称呼的历史渊源。
--
FROM 36.57.160.*
中国历史上什么时候有次郎、太郎的名字渊源了?这一批的所谓“文化人”,文化缺乏的同时,特别喜欢装有文化,喜欢故意在显眼处作一些不着调的事情来彰显自己的所谓“文化”。
【 在 xim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姜文的大女儿名字叫做“一郎”,而其余两个儿子分别取名“太郎、次郎”。这样的名字听起来让人不禁想到日本,因为在日本文化中,这些名字非常常见。然而,姜文明确表示,这些名字并非来自于日本,而是具有中国古代称呼的历史渊源。
: --
: FROM 36.57.160.*
--
FROM 211.90.237.*
中国只有二郎,没有次郎,至少没有大量
【 在 ximei 的大作中提到: 】
:
: 姜文的大女儿名字叫做“一郎”,而其余两个儿子分别取名“太郎、次郎”。这样的名字听起来让人不禁想到日本,因为在日本文化中,这些名字非常常见。然而,姜文明确表示,这些名字并非来自于日本,而是具有中国古代称呼的历史渊源。
#发自zSMTH@24129PN74C
--
FROM 27.38.203.*
只有伯仲叔季这种
【 在 xyding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只有二郎,没有次郎,至少没有大量
: #发自zSMTH@24129PN74C
--
FROM 1.203.85.*
有的
我查到了
巢堪:字次郎
东汉人
【 在 baidic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历史上什么时候有次郎、太郎的名字渊源了?这一批的所谓“文化人”,文化缺乏的同时,特别喜欢装有文化,喜欢故意在显眼处作一些不着调的事情来彰显自己的所谓“文化”。
--
FROM 117.129.57.206
名叫次郎的名人,我印象中没有
但是管二儿子叫次郎的说法,在明清笔记里不罕见
举例“公次郎好驰骋,不得公欢。值覃恩当再荫,公自题请曰:臣次子不才,不可以荫,愿移封一代,终公身。”
这段是金庸他老祖查慎行的作品《西江志》里面的一句。
--
FROM 123.123.154.*
这就是次子的敬称吧,次令郎,自己叫不合适吧
你看他自己就说的次子
【 在 Pighead 的大作中提到: 】
: 名叫次郎的名人,我印象中没有
: 但是管二儿子叫次郎的说法,在明清笔记里不罕见
: 举例“公次郎好驰骋,不得公欢。值覃恩当再荫,公自题请曰:臣次子不才,不可以荫,愿移封一代,终公身。”
: 这段是金庸他老祖查慎行的作品《西江志》里面的一句。
发自「快看水母 于 M2007J3SC」
--
FROM 124.64.16.*
我觉得属于那种半固化没固化的词语
有些人用,大家都听得懂看得懂,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用,也并不怎么正式
【 在 iani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是次子的敬称吧,次令郎,自己叫不合适吧
: 你看他自己就说的次子
: 发自「快看水母 于 M2007J3SC」
--
FROM 123.123.154.*
那是正式名字,家族内部叫大朗、二郎、n郎的习惯还是有的,比如武大郎武二郎。但是一郎、次郎没听说过。
【 在 cccjjj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有伯仲叔季这种
:
: 【 在 xydingo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58.247.23.*
有一龙,一虎了,再来个一狼也是必然的事,就是不知道要不要也去少林寺开个光,将来拍功夫片。
【 在 brick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正式名字,家族内部叫大朗、二郎、n郎的习惯还是有的,比如武大郎武二郎。但是一郎、次郎没听说过。
--
修改:glycine75 FROM 219.141.202.*
FROM 219.141.202.*